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藏传佛教临终关怀与亡灵超度仪式音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5 04:28

  本文选题:藏传佛教 + 《度亡经》 ; 参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摘要】:由于受佛教的影响,西藏人对来世和死亡的重视往往超过了对今生和现实的重视,把生命的解脱作为一生最高的理想,包括喇嘛在内,没有人庆祝生日,西藏民歌中也没有生日歌。而对死亡的教育和死亡的修行从小开始,在修行过程中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贯穿修行的始终,尤其是迁识仪式及仪式诵经音乐,把西藏人的宗教观、伦理观和人生观表现得淋漓尽致。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 Tibetans often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afterlife and death than to this life and reality. They regard the liberation of life as the highest ideal of life. No one, including the Lama, celebrates their birthdays. There are no birthday songs in Tibetan folk songs. The education of death and the practice of death began from an early age. In the process of spiritual practice, music is a very important form of art, which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spiritual practice, especially the ritual and ritual chanting of scriptures, so that the religious views of the Tibetan people can be brought to bear. Ethics and outlook on life show incisively and vividly.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夏学銮;;社会发展与代际公平[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2 桑杰端智;藏传佛教伦理的局限与文化更新[J];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3 桑杰端智;藏传佛教伦理的局限与文化更新[J];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4 陆沉;自我揭秘: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与佛家对心的探求[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鄂义太,乌图;藏族传统文化对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解说[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何则阴;江先文;汪云利;;宗教死亡观与临终关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4期

7 郑莉,陈昌文,胡冰霜;藏族民居——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对嘉戎藏族牧民民居的宗教社会学田野调查[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海波;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崔红芬;西夏时期的河西佛教[D];兰州大学;2006年

3 王莹;唐宋诗词名花与中国文人精神传统的探索[D];暨南大学;2007年

4 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仁青吉;翻译中的注释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2 张琰;集体无意识与光[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文华;;元代宫廷的“天魔舞”和“演揲儿法”(上)[J];紫禁城;2007年01期

2 陈蕾;;戴着面具起舞——从藏传佛教到寺院宗教舞蹈[J];飞天;2010年24期

3 更堆培杰;;丰富多彩的藏传佛教乐谱——试述诵经音乐乐谱[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7年03期

4 万代吉;藏传佛教七月法会法舞的文化内涵[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觉嘎;;藏传佛教音乐的缘起与发展[J];法音;2007年07期

6 洛桑三旦;饶元厚;;让藏传佛教音乐艺术走向世界——组曲《吉祥九重天》创作始末[J];西藏艺术研究;1990年04期

7 才让;;藏传佛教格鲁派金刚法舞研究——以拉卜楞寺正月法舞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庄春辉;;觉囊的“梵音古乐”[J];中国西藏(中文版);2010年03期

9 安洁;;小议蒙古民间舞中查玛舞影响因素[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白玉云;;查玛之舞[J];大众文艺;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娅丽;;塔尔寺、夏琼寺、罗汉堂寺“羌姆”考察[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蒲文成;一项值得称颂的研究成果[N];文艺报;2007年

2 蔡际洲;古老的藏传佛教音乐[N];音乐周报;2004年

3 李延红;多元混融的土族音乐[N];音乐周报;2007年

4 马盛德邋胡晶莹;甘南郎木寺的“羌姆”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庄春辉;觉囊“梵音古乐”的千年传奇[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夏凡;汉藏佛教音乐的融合[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李延红;一个民族 两样景观[N];音乐周报;2007年

8 扎西措;最后的舞者[N];阿坝日报;2007年

9 熊建;漫瀚调的前世今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嘉夫;大型情景音诗《风情包克图》首演[N];文艺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霓;汉传佛教音乐与藏传佛教音乐之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2 柳银珠;中、韩佛教仪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卢婷;藏传佛教觉囊派中壤塘确尔基寺岁末驱魔法会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苏蓉;羌姆仪轨舞蹈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5 徐雁来;键盘上舞出的藏族音乐[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6 万代吉;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法舞—羌姆[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7 雷燕;藏族面具舞解析[D];四川大学;2007年

8 都日斯嘎拉图;论乌拉特“希鲁格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格桑;论西藏音乐中的西藏历史[D];西藏大学;2008年

10 朴恩真;韩藏情歌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90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890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2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