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国音乐评论的现状
本文选题:音乐评论家 + 音乐批评 ; 参考:《新闻爱好者》2009年08期
【摘要】:正音乐评论是一个早就存在的人的审美评价活动,可以说自从诞生了人类的音乐,就伴生出对音乐事项进行评价活动的"音乐批评"。追溯我国最早的音乐评论可以从先
[Abstract]:Positive music reviews are a long - standing aesthetic evaluation activity , and it can be said that since the birth of human music , it is accompanied by " music criticism " for evaluating music matters .
【作者单位】: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分类号】:J6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东;;李叔同音乐批评思想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宋方方;;女性主义音乐批评在中国大陆的境遇与启示[J];人民音乐;2011年08期
3 胡佳昕;;“让文艺回归心灵”引发的思考[J];人民音乐;2011年09期
4 李丹;;从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中看舒曼钢琴伴奏的艺术特点[J];音乐天地;2011年05期
5 秦旋;;乐与诗的疏离——论齐尔品为中国诗词《将进酒》配曲的文化误读[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包慧琴;罗艺星;;走下神坛的李斯特——评埃弗雷特·赫尔姆著作《李斯特》[J];人民音乐;2011年08期
7 吴媛媛;;舒曼艺术歌曲《诗人之恋》的艺术特色[J];考试周刊;2011年55期
8 周明昆;;浪漫主义晚期德奥音乐中的“反瓦格纳派”[J];黄河之声;2011年12期
9 任素芬;;舒曼“情感论”美学思想成因初探[J];华章;2011年22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志安;音乐批评何以缺席[N];人民日报;2002年
2 谢伦灿;音乐批评的反思与重建[N];文艺报;2004年
3 唐若甫;果真“错音也值得真实可爱?”[N];音乐周报;2011年
4 施雪钧;音乐批评的悲哀[N];音乐周报;2007年
5 记者 吕路阳 郑舒;福州今成中国音协“合唱基地”[N];福州日报;2008年
6 邵奇青;中国乐评还有悲哀?[N];音乐周报;2007年
7 记者 林娟邋林姗;海峡两岸首届合唱节在福州举行[N];福建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雷永莉;“不指挥”是最好的指挥[N];太原日报;2010年
9 牛帅;不止春天有交响[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南方周末记者 陈一鸣 姜弘;歌儿为什么这样红[N];南方周末;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纪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俐;音乐批评理论与实践及其相关问题评述[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左洁;从第十四届青歌赛现场点评看当代声乐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艺涵;1979-1989年中国大陆电影音乐研究成果述评[D];河南大学;2006年
4 史艳;高校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苏玲霞;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演唱和教学价值探究[D];青岛大学;2010年
6 张进宝;李斯特音乐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贾海乐;乾之道——金湘交响曲《天》之音高关系解析[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8 宋亮子;对舒曼《幻想曲集》Op.12的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9 蒋兴荣;石惟正音乐评论的特点与功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峰;论苏联音乐思想对中国音乐理论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94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89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