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古歌》的美学意蕴
本文选题:《苗族古歌》 + 诗性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苗族古歌》在苗族文化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诗性的表达有着古歌独特的韵致。此外,古歌不仅是对苗族远古历史文化的记忆与传承,亦滋养着每一代苗族人的精神世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符号则构筑了苗族独特的文化世界。
[Abstract]:Ancient songs of Miao nationali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ao culture, and their poetic expression has the unique rhyme of ancient songs. In addition, the ancient songs are not only the memory and inheritance of the ancient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but also nourish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Miao people of every generation, and the cultural symbols contained therein construct the unique cultural world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1QN01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7;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严世清;隐喻理论史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赵曦;赵洋;;全球化视野中羌族释比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对话分析——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俞天鹏;;从原始狩猎巫仪主要元素看傩的史前遗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周良平;从汉字的发展过程看造字法[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倪荫林;关于概念与其对象及定义的新见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周良平;从原始思维看《诗经》兴体诗的文化底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杨佳;周红安;杨汉麟;;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湛群;;《考工记》五行思想与传统工艺美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红;;“非个人化”理论的“代神立言”界说[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苏志武;;传媒影响世界 教育引领传媒[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姚晓鸣;;希腊女神的女人角色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4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刘春;;解析传统图形与现代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契合——以传统悬鱼造型图案在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的运用为例[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史艳兰;;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石林景区导游词的象征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8 颜水生;;历史的寓言性——莫言小说“种的退化”主题新解[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10 吴文辉;;隐喻的关联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9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叶;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诗性”魅力[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高皓s,
本文编号:1942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94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