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比较
本文选题:民族唱法 + 美声唱法 ; 参考:《大舞台》2013年12期
【摘要】: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作为两大并立的声乐艺术形式在发声方面既有共同规律,又存在技术差异。本文中笔者从呼吸、共鸣、语言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并比较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希望为广大声乐学习者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借鉴。
[Abstract]:National singing and Bel Canto, as two kinds of vocal art forms, have both common laws and technical differenc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rom breathing, resonance, language and other three aspects to elaborate and compare the national singing and Bel canto sound skill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vocal music learners.
【作者单位】: 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分类号】:J6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晓农;人文传统背景与中西声乐文化差异之比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刘辉;关于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J];中国音乐;1998年01期
3 肖黎声;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歌唱训练之我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中余;;中国合唱音乐作品的演唱用声风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何静;;怎样提高歌唱中的声情并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3 程虹;;学习声乐演唱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丁一凡;;浅析“中国唱法”提出的合理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5 李婧;李强;;浅谈歌剧《唐璜》中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中女中音的声音处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6 赵大海;;高教师范专业声乐教法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于敏;;高师声乐技能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施启龙;;浅谈美声唱法与当代民族唱法的融合[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常诗竞;;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线颖莹;;高师声乐教学之“主体间性”理论探微[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徐美辉;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洁;多元碎片的镜面还原[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卓;借鉴、融通及其它——中西花腔女高音演唱艺术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淋淋;从音乐社会学角度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菁;基于声乐演唱的艺术美探究中国民族声乐之“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文皓;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歌唱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国栋;康保二人台的艺术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艳;《孔空声乐练习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丽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性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赵妍;由“吴碧霞中西合璧唱法现象”思考声乐教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东恩;论新时期民族声乐的特征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修海林;“声曲折”概念的重新界定与音韵学研究视点[J];音乐研究;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郁青;美声、民族唱法异同探微[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刘凤;;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异同与融合[J];艺术广角;2007年04期
3 马馨萍;;民族与美声在唱法上的几点区别[J];飞天;2011年08期
4 ;民族唱法的窍门(一)[J];校园歌声;2008年08期
5 ;为什么说美声是科学的唱法?[J];校园歌声;2007年05期
6 胡海;;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教学中融合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8期
7 马国英;;民族唱法歌唱技巧策略研究——从借鉴美声唱法的角度出发[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王阿力;美声与民声辨析——兼答高师音乐系学生常提的一个问题[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周金刚;;从文化学视角透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10 额尔德木图;;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群;王建;高下;沈晓辉;俞晨杰;杨烨;;美声与民族唱法中不同元音嗓音测试分析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2 马建华;;“面罩”唱法在民族唱法中的运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庄民权;;声乐训练的民族化问题[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聂秀娥;;弘扬音乐文化 服务和谐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茉玲;;歌唱呼吸散论[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车小红;;试论高校声乐教学的师生素质和教与学关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声乐教育——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上的讲话[A];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纪露;;高雅与通俗的“界定”——看戴玉强独唱音乐会有感[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涂怡岚;;论周小燕声乐教学整体观的形成和确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苗鸿信;;我国通俗唱法的基本特征[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洁;“千人一面”辩[N];音乐周报;2003年
2 孙焕英;“青歌大赛”三问[N];北京日报;2006年
3 天水市歌舞团 杨涛;浅谈民族声乐与民族唱法[N];天水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周静 沈仕卫 实习生 季节 王晶 段成柱;贵州最适合用民歌来抒发[N];贵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谭雅竹;省第二届青歌赛民族唱法决出单项奖[N];云南日报;2007年
6 贺白丹;呼吸就像闻花香 吐字须先练朗诵[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显舟;偶然与必然[N];音乐周报;2006年
8 李小莹;民族唱法的路不止一条[N];中国艺术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吴月玲 实习记者 张亚萌;青歌赛美声组为何中国歌曲唱得少[N];中国艺术报;2006年
10 王秉锐;我对金钟奖声乐比赛的几点感受[N];中国艺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共融性问题考察与反思[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2 陈芳芳;论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响[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3 张慧勇;“三种唱法”之我见[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4 田洁;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肖萍;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歌唱技巧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硕;红梅盛开 喜获众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盛况;论美声唱法中的声情并茂[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莎莎;“吴碧霞现象”声乐教学理念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9 魁丽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及其发展趋势[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烨;中国当代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03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10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