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社”的《中国民歌
[Abstract]:First, the history and influence of the selection of Chinese Folk songs is a collection of music carefully selected by members of the Folk Song Society for many years, so its level represents the creative level of the Folk Song Society. It is the condense of the creative practice of the Folk Song Society. " The Folk Song Society was founded on March 31, 1946 by the composition group of Qingmu Guan 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Chongqing. Its main members are Pan Minghui and Guo Nai.
【作者单位】: 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作曲教研室;
【分类号】:J6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樊祖荫;中国和声学研究八十年(上)[J];人民音乐;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尹小艺;谢功成合唱曲《诺恩吉亚》结构探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岳巍;简论中国民歌改编钢琴小曲的历史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3 罗小平;探究乐坛奇才成功之谜——赵宋光教授心理结构分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江江;;《我怎样写伴奏》的历史上下文——读黎英海在“山歌”壁报上的短文《我怎样写伴奏》[J];中国音乐;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卢璐;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冯效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3 刘晓江;中国近代和声技法的调域类型及历史走向[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梁睿;承袭与推进[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2 樊金霞;黎英海钢琴作品和声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海冰;大小调功能和声在中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中的嬗变及成因[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戴俊超;国立音乐院“山歌社”音乐活动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语;黄自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和声民族化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井碧媛;陕北民歌多声部之键盘和声因素探寻[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璨;郭乃安先生生平传略及学术成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武蓓琳;樊祖荫的多声理论与其创作[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莉芳;;钢琴的支撑[J];中国音乐学;2008年03期
2 段卫红;从《小河淌水》看中国民歌的艺术特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3 郭铁军;余晓华;余鸽子;;流金溢彩的桑植民歌[J];新湘评论;2010年17期
4 白洁;;保护“原生态”民歌 发展民族文化[J];理论学习;2008年08期
5 金理鹏;;绽放民歌魅力 品尝人生百味——感受民歌之美,唤醒民族精神[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年11期
6 宁;;《中国民歌榜》评选尘埃落定[J];人民音乐;2010年08期
7 苏蕾;;“八只眼”七月广州唱民歌[J];北方音乐;2008年07期
8 ;《中国民歌概述》出版[J];云岭歌声;1998年03期
9 闫兵;中国民歌中衬词成因初探[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张丽丽;中国民歌:支支都是茉莉花[J];教育文汇;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兆胜;;变化着的民歌价值[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崔宪;;简论民歌的曲随词唱与词曲异步[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黄阳;;将器乐演奏引入和声公共课课堂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刘怡;蔚磊;许洁萍;;中国民歌的地域风格分类[A];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15届中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06)论文集[C];2006年
5 匡雅玲;;浅谈歌唱中“字”、“气”、“情”的处理在演唱中国歌曲中的作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郭超;;歌唱的艺术处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刘立波;;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性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胡培德;;打造紫阳民歌品牌应解决好几个问题[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沈奕汝;;让渔民号子在海天之间悠扬传唱——舟山渔民号子的艺术综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车有才 刘琼 姚祯发;雾渡河镇力创“中国民歌之乡”[N];三峡日报;2009年
2 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 常务副主席 作曲家 徐沛东;音乐与世博[N];光明日报;2010年
3 郭素娥;中国民歌:事隔半世纪 再次走出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赵忱;宋祖英究竟有多大的魅力[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赵世民;山丹丹开花红艳艳[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高峰;鸟巢夏季音乐会倾倒观众[N];中国艺术报;2009年
7 柯于明;千古绝唱在民间[N];咸宁日报;2010年
8 刁艳;郝丹丹唱醉中国民歌[N];音乐周报;2006年
9 记者 王瑾 记者 万一;中国民歌大赛各奖项揭晓[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10 通讯员 肖怡伟邋王军 万金明;桑植荣膺“中国民歌之乡”称号[N];湖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桑俊;红安革命歌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银佳;试析储望华钢琴改编作品《中国民歌八首》[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娄鲲;用动机分析方法分析中国民歌[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3 周颖;对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杜爽;中国民歌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志红;从原生态民歌的流行看中国民歌发展新趋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皮欢;储望华钢琴独奏改编曲《中国民歌七首》的研究与教学[D];四川音乐学院;2012年
7 林密;中国民歌创作表演新尝试之我见[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8 井碧媛;陕北民歌多声部之键盘和声因素探寻[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瑾;她从远古走来[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黄佳颖;何少英《八首中国民歌钢琴小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65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165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