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历史文化变迁下的繁昌民歌特征探微

发布时间:2018-11-10 15:17
【摘要】:正安徽繁昌县历史悠久。从欧亚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人字洞"、皖南春秋古墓群、北宋早期官窑繁昌窑遗址等繁昌先民们的足迹,可看出其承载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一、历史变迁下的繁昌多元文化特征拥有"新石器时期"灿烂"缪墩文化"的繁昌,县址在唐虞夏商周时均属扬州。"武王访泰伯后,得仲雍孙周章,时已长勾吴,因封于吴。"①元王四年,越灭吴,地属越。"显王三十五年,越王无疆伐楚,师败,楚杀无疆,乘胜尽取吴故地,遂属楚。"②吴、越、楚文明在此交汇。西汉元封年间,此地立"春谷
[Abstract]:Fanchang County, Anhui Province has a long history. From the footprints of the earliest ancient human activity sites in Eurasia, such as "Renzi Cave", the ancient tomb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Southern Anhui, and the ruins of official kilns and Fanchang kilns in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Dynast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y bear the heavy accumul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eposits. First, the multiculturalism of Fanchang under the historical changes has the "prosperous" of the "Miu Dun Culture" in the Neolithic period, and the county site belongs to Yangzhou during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in Tangyu. " After King Wu visited Taibo, Zhong Yong Sun Zhouzhang, who had been long to check Wu, was sealed in Wu. "the more the King of the Yuan vanquished the Wu, the more the land belonged to the Yue." Xianking 35 years, Yue King no border felling Chu, division defeat, Chu killed boundless, take Wu's land by victory, then belong to Chu. "2 Wu, Yue, Chu civilization intersects here.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Western Han and Yuan dynasties, the Spring Valley was set up here.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安徽省2010年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编号:AHSKF09—10D55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淑娟;;关于荆州民歌的音调特征[J];黄河之声;2010年01期

2 冯蕊;;江苏方言与江苏民歌[J];黄河之声;2009年01期

3 赵毅;壮族民歌的区域性特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古宗智;贵州民歌文化特征浅识[J];艺术探索;1997年S1期

5 陈前;如何发展广东民歌之浅见[J];艺术教育;2005年05期

6 李晋东;;方言色彩区与民歌色彩区共性的探讨[J];黄河之声;2011年12期

7 龙晓匀;丰富多彩的侗族民歌[J];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05期

8 ;民歌一束[J];中国民族;1958年03期

9 张光荣 ,江国荣;阿尔麦人(藏族)二声部民歌概述[J];音乐探索;1985年03期

10 薛明;生活·创作·感受[J];音乐探索;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峗;;民歌民舞:塑造动感乡村[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黄冬松;;居巢民歌发展之我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徐家桢;;当涂民歌改编问题之拙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汤彬;;马山民歌与荆楚文化渊源考究[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张翔;;郫县民歌——汉民族中盛开的一朵奇葩[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姚福祥;;试论水族民歌的形式和韵律[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7 邢孔辉;;简论崖州民歌的旅游文化价值[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8 徐熳;赵琳;;解读十七大:创造无愧伟大时代的河北地方文化精品——以河北昌黎县民歌为例[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9 崔立民;;乡间无处不飞歌——浅谈海门民歌的音乐[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初征;;从《欢乐的哈鱼岗》看赫哲族民歌的变化演唱[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纾;民歌的胜利与失落[N];中国审计报;2004年

2 新华社记者 程义峰 文萍;民歌,拿什么来拯救你[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李晋;西坪民歌飞出深山窝[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周寅成 顾定海;繁荣上海民歌 为世博会添彩[N];联合时报;2009年

5 高定存;从民歌中解读走西口[N];忻州日报;2009年

6 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李红梅;西北民歌美在哪?[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刘小莽;留住民歌[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邵燕祥(北京);民歌与伪民歌[N];河北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魏秀华;民歌,,绣球抛给谁?[N];河北日报;2000年

10 孟菁苇;纯民歌生存空间有多大[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祁慧民;音乐文化交融环境中的个性与共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2 赵民;歌唱背后的“歌唱”[D];复旦大学;2008年

3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汪平;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及其流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艳;从“门图”到“搭班”:上海民俗音乐传统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丽;文化变迁中的新疆当代回族歌曲现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2 曾华燕;畲族盘歌仪式音乐中的族性认同与文化变迁[D];厦门大学;2008年

3 张永妍;蒙汉调音乐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变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竹岩;昌黎民歌旋律的形成与特点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何统通;分析山西晋南民歌《梦梦》的艺术特色[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6 杨素静;一位民歌手的文化学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媛媛;试论襄汾民歌的艺术特色[D];山西大学;2013年

8 户丽丽;浅谈鲁北民歌的风格特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9 萨仁图雅;故事、音乐、文本—科尔沁叙事民歌《韩秀英》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颖;浙江畲族民歌的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322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322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