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黄土情》分析及其“寻根”文化意义
发布时间:2017-04-09 19:10
本文关键词:二胡曲《黄土情》分析及其“寻根”文化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沉淀与发展,“秦派二胡”不仅在演奏与教学中取得了累累硕果,也在创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本文正以金伟、张新怀创作的“秦派二胡”名曲一——《黄土情》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通过阐释“秦派二胡”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教学、创作与演奏的整体情况,进而通过对《黄土情》进行曲式分析,探究其演奏体会与要点;并通过运用文化人类学、音乐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将《黄土情》与80年代的文化寻根思潮相联系,阐释这部作品背后丰富的文化与美学意义。
【关键词】:“秦派二胡” 《黄土情》 寻根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32.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绪论7-8
- 第一章 “秦派二胡”发展轨迹回顾及理论研究现状8-18
- 第一节 “秦派二胡”发展轨迹8-12
- (一)“秦派二胡”的萌芽——油达民8
- (二)“秦派二胡”全国首秀8-9
- (三)“秦派二胡”理论研究先声9-10
- (四)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繁盛10-11
- (五)“秦派二胡”学术论坛11-12
- 第二节 “秦派二胡”理论研究现状12-18
- 第二章 二胡曲《黄土情》分析及其艺术特征18-23
- 第一节 作曲家介绍18-19
- (一)金伟18-19
- (二)张新怀19
- 第二节 二胡曲《黄土情》作品分析19-21
- 第三节 《黄土情》艺术特征21-23
- (一)出于秦派、原汁原味21-22
- (二)传承中的发展22-23
- 第三章 《黄土情》的“寻根”文化意义23-25
- 结语25-26
- 参考文献26-27
- 致谢27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玉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寻根意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二胡曲《黄土情》分析及其“寻根”文化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9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