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作曲—兼及约翰.凯奇偶然音乐作品
发布时间:2021-01-13 20:09
“锦衣半世的文化才子李叔同最后出家当了法师。倜傥半生的钢琴大师李斯特最终入教做了牧师。嗟之于贫穷且‘出’的被我们唏嘘其平庸、呵斥其逃避;呼之于富裕而‘入’的被我们啧啧其不凡、媚告其果敢......贫富为阴阳。贫为阴,富为阳。居贫看意志,为富看品德。两者皆历者方可称其为完满人生。先富后贫者,是悲剧。先贫后富者,是喜剧。而恒富者,则多数是闹剧。”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人通过观察宇宙发现万事万物的本源在气的理论基础。他们认为在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的两股力量,它是一切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动力;而五行学说,主要是以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说明万事万物在运行变化过程中相互联系和牵制,以及在变化中相对稳定状态的力量。上述实例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具体表现。具体到音乐艺术中来看,阴阳五行的音乐疗法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典型代表。例如:“宫”音和平雄伟、庄重宽宏,具有土的特性,和五脏之中的脾对应;“商”音清净肃穆,有金的特性,和肺对应;“角”音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有木的特性,和肝对应;“徵”音热烈欢快,有火的特性,和心对应;“羽”音宛转悠扬、柔和透明,有水的特性,和肾对应。根据阴阳五行的理论系统...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易经》文化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易经》
二、易经作曲系统
第二章 先锋派作曲家约翰.凯奇
一、约翰.凯奇的艺术生平和创作特点
二、凯奇《变化之乐》的具体实践
第三章 中西作曲技法之比较研究
一、勋伯格《钢琴组曲》op.25与中国十二音音乐之比较研究
二、易经作曲和十二音作曲的比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响之影响——易经、禅宗与偶然音乐[J]. 郑艳丽. 当代文坛. 2015(02)
[2]论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以《4’33’’》为主要论据[J]. 王艺萤. 北方音乐. 2014(18)
[3]勋伯格十二音体系的作曲技法[J]. 尹良. 通俗歌曲. 2013(10)
[4]无序·融合·不确定——试析约翰·凯奇偶然音乐的表演特征[J]. 金英子. 艺术研究. 2013(02)
[5]《4分33秒》——凯奇想要做什么?[J]. 范哲明. 音乐生活. 2013(05)
[6]西方的中国先秦散文研究举隅之一:《易经》研究[J]. 陈才智. 国际汉学. 2012(02)
[7]汉语索隐神学——对法国耶稣会士续讲利玛窦之后文明对话的研究[J]. 黄保罗.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8]约翰凯奇的“鱼”和他的偶然音乐[J]. 周艳琴.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0(06)
[9]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对《易经》的译介及索隐派的汉学研究[J]. 王佳娣.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10]明清之际在华耶稣会士之《易》说[J]. 杨宏声. 周易研究. 2003(06)
硕士论文
[1]科瑞里亚诺折衷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D]. 宋含宇.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浅论约翰·凯奇的激进音乐思想与创作[D]. 白璐.辽宁师范大学 2015
[3]中国《易经》对约翰·凯奇偶然音乐的影响[D]. 黄军.武汉音乐学院 2009
本文编号:2975490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易经》文化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易经》
二、易经作曲系统
第二章 先锋派作曲家约翰.凯奇
一、约翰.凯奇的艺术生平和创作特点
二、凯奇《变化之乐》的具体实践
第三章 中西作曲技法之比较研究
一、勋伯格《钢琴组曲》op.25与中国十二音音乐之比较研究
二、易经作曲和十二音作曲的比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响之影响——易经、禅宗与偶然音乐[J]. 郑艳丽. 当代文坛. 2015(02)
[2]论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以《4’33’’》为主要论据[J]. 王艺萤. 北方音乐. 2014(18)
[3]勋伯格十二音体系的作曲技法[J]. 尹良. 通俗歌曲. 2013(10)
[4]无序·融合·不确定——试析约翰·凯奇偶然音乐的表演特征[J]. 金英子. 艺术研究. 2013(02)
[5]《4分33秒》——凯奇想要做什么?[J]. 范哲明. 音乐生活. 2013(05)
[6]西方的中国先秦散文研究举隅之一:《易经》研究[J]. 陈才智. 国际汉学. 2012(02)
[7]汉语索隐神学——对法国耶稣会士续讲利玛窦之后文明对话的研究[J]. 黄保罗.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8]约翰凯奇的“鱼”和他的偶然音乐[J]. 周艳琴.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0(06)
[9]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对《易经》的译介及索隐派的汉学研究[J]. 王佳娣.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10]明清之际在华耶稣会士之《易》说[J]. 杨宏声. 周易研究. 2003(06)
硕士论文
[1]科瑞里亚诺折衷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D]. 宋含宇.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浅论约翰·凯奇的激进音乐思想与创作[D]. 白璐.辽宁师范大学 2015
[3]中国《易经》对约翰·凯奇偶然音乐的影响[D]. 黄军.武汉音乐学院 2009
本文编号:2975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975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