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50-60年代民族男高音演风格探究——以郭颂和胡松华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16 19:32
民族男高音的演唱风格是歌唱者在长期的声乐技巧学习和演唱实践中,结合自身音色以及演唱作品的需要,逐渐形成的个性化演唱特色。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50-60年代,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男高音歌唱家演唱风格中的共性因素(如歌唱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演唱作品的创作风格),以及个性因素(如歌唱家个人的表演和演唱习惯以及文化气质和艺术修养)的分析对比,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演唱风格特征,思考新时期如何发展民族男高音演唱风格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8,38(2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50-60年代演唱风格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50-60年代民族声乐作品创作风格的特点
三、民族男高音演唱风格的形成
四、郭颂和胡松华演唱风格的特点
(一) 郭颂
(二) 胡松化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郭颂的歌曲创作和演唱的研究[D]. 孟雪.上海音乐学院 2012
本文编号:2981403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8,38(2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50-60年代演唱风格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50-60年代民族声乐作品创作风格的特点
三、民族男高音演唱风格的形成
四、郭颂和胡松华演唱风格的特点
(一) 郭颂
(二) 胡松化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郭颂的歌曲创作和演唱的研究[D]. 孟雪.上海音乐学院 2012
本文编号:2981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98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