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1-02-19 10:40
1995年12月,在广州番禹召开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为主题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对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音乐文化体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分基础理论探索期、理论于实践尝试期、成果初显期、佳绩显现期四个时期,对相关"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理解"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并在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尽绵薄之力。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9,39(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热议期 (1996年—2000年) :基础理论探索期
二、余温期(2001年—2005年):理论于实践尝试期
三、升温期(2006年—2010年):成果初显期
四、天时地利人和(2011年至今):佳绩显现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反思与展望——2006“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 许冰,马达. 人民音乐. 2007(03)
[2]母语:根基和未来——论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J]. 张启珩. 中国音乐学. 1996(04)
[3]根,深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J]. 王耀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6(01)
[4]任重道远的跨世纪工程——历史进程中的“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J]. 谢嘉幸. 人民音乐. 1996(01)
[5]中华文化作为母语音乐教育的性质和意义[J]. 管建华. 人民音乐. 1996(01)
[6]中华文化母语与专业音乐教育[J]. 樊祖荫. 娄底师专学报. 1996(01)
本文编号:3041001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9,39(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热议期 (1996年—2000年) :基础理论探索期
二、余温期(2001年—2005年):理论于实践尝试期
三、升温期(2006年—2010年):成果初显期
四、天时地利人和(2011年至今):佳绩显现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反思与展望——2006“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 许冰,马达. 人民音乐. 2007(03)
[2]母语:根基和未来——论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J]. 张启珩. 中国音乐学. 1996(04)
[3]根,深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J]. 王耀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6(01)
[4]任重道远的跨世纪工程——历史进程中的“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J]. 谢嘉幸. 人民音乐. 1996(01)
[5]中华文化作为母语音乐教育的性质和意义[J]. 管建华. 人民音乐. 1996(01)
[6]中华文化母语与专业音乐教育[J]. 樊祖荫. 娄底师专学报. 1996(01)
本文编号:3041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04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