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嫁调及哭嫁道具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22 00:42
很多人在提到哭嫁歌的时候都表示这是旧社会的女性的血泪史,反应了旧社会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现象。在女子出嫁的过程中,也将会有伴娘们演唱一些歌曲。哭嫁成为女子对于社会不公平抗争的一个重要武器,这种武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女子心中的不满是长久的,所以在抗争的时候也表现得更加有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女性与亲人朋友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的方便,女性的出嫁也并不是变得那么悲苦,所以很多哭嫁也变得没有那么多的悲伤,而是表达祝愿。音乐作品来源于生活,哭嫁调这一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形式更能为音乐创作带来灵感。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9,39(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哭嫁调的演唱形式
二、哭嫁道具对音乐创作的作用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少数民族“哭嫁歌”价值浅析[J]. 杜春燕. 民族艺术研究. 2003(02)
[2]论哭嫁习俗与《哭嫁歌》的风俗文化本质[J]. 沙媛. 贵州民族研究. 2000(02)
[3]“哭嫁”习俗意蕴的流程[J]. 万建中.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1)
[4]哭嫁调(彝族)[J]. 李兴茂,余在扬. 山茶. 1982(04)
本文编号:3045167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19,39(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哭嫁调的演唱形式
二、哭嫁道具对音乐创作的作用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少数民族“哭嫁歌”价值浅析[J]. 杜春燕. 民族艺术研究. 2003(02)
[2]论哭嫁习俗与《哭嫁歌》的风俗文化本质[J]. 沙媛. 贵州民族研究. 2000(02)
[3]“哭嫁”习俗意蕴的流程[J]. 万建中.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1)
[4]哭嫁调(彝族)[J]. 李兴茂,余在扬. 山茶. 1982(04)
本文编号:3045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04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