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克维奇《第二爵士组曲》创作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09:45
肖斯塔科维奇是前苏联著名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他创作的《第二爵士组曲》是一部由八首带有独立标题的乐章组成的器乐作品。古典音乐的精髓在这部音乐作品得到了继承了,同时又以爵士乐音乐元素作为基本素材,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格。本文通过对肖斯塔科维奇《第二爵士组曲》的这部作品进行分析,从旋律、节奏型、曲式结构、配器四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一部分绪论对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四个方面做了综合叙述,第二部分从作者肖斯塔科维奇生平经历入手,介绍了作者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并对本课题所研究的《第二爵士组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了介绍。第三部分具体分析研究肖斯塔科维奇《第二爵士组曲》的创作技法,分别从旋律的发展手法、富有个性的节奏型、曲式结构分析三个方面做了阐释。第四章探讨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二爵士组曲》这部作品中存才的爵士元素,具体从爵士乐的起源和发展、爵士乐初入前苏联时的反响、《第二爵士组曲》配器中的爵士元素三个方面对这部作品与爵士乐的联系予以具体阐释。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一、肖斯塔科维奇的生平简介
(一)肖斯塔科维奇生平经历
(二)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时期及代表作
(三)《第二爵士组曲》的创作背景
二、《第二爵士组曲》的创作技法研究
(一)旋律的发展手法
(二)具有个性的节奏型
(三)曲式结构分析
三、肖斯塔科维奇《第二爵士组曲》中的爵士元素
(一)爵士乐的起源
(二)爵士乐初入前苏联时的反响
(三)《第二爵士组曲》配器中的爵士元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赏析[J]. 陶奕霖. 大众文艺. 2016(05)
[2]爵士乐发展漫谈[J]. 王胜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2)
[3]论数值节奏的名称[J]. 赵小平. 音乐大观. 2014(09)
[4]关于乐段概念及一部曲式的思考[J]. 陈星. 北方音乐. 2014(10)
[5]古典与现代交融的俄国风——肖斯塔科维奇降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艺术世界[J]. 范小毅. 黄河之声. 2013(10)
[6]肖斯塔科维奇《第一爵士组曲》中传统与爵士风格的有机结合[J]. 常星. 巢湖学院学报. 2013(01)
[7]论爵士乐的风格流派及特点[J]. 胡炜. 金田(励志). 2012(08)
[8]肖斯塔科维奇与他的爵士情缘[J]. 张兰兰. 北方音乐. 2012(05)
[9]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历史启示[J]. 薛睿韬.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10]浅谈萨克斯管的基础教学知识及一些常见问题[J]. 张毅,刘长洪. 大众文艺(理论). 2009(06)
博士论文
[1]论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和声的个性化特征[D]. 白金.中央音乐学院 2017
[2]肖斯塔科维奇晚期弦乐四重奏音乐语言与结构研究[D]. 王晶.上海音乐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奏鸣曲》创作技法探析[D]. 吴梦霞.西南大学 2017
[2]论钢琴与大提琴在钢琴室内乐中的融合[D]. 杨准.中央音乐学院 2017
[3]萨克斯管各个声部特点及在交响乐中的运用[D]. 张超越.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4]格什温《三首前奏曲》的创作与演奏分析[D]. 王晗.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5]肖斯塔科维奇:艺术与政治[D]. 田云.上海师范大学 2016
[6]同声异韵[D]. 谭艳香.湖南师范大学 2015
[7]伊格纳西奥·塞万提斯《古巴舞曲集》的音乐风格及演奏技法探析[D]. 欧阳仪.武汉音乐学院 2015
[8]哈恰图良《托卡塔》的创作特色与演奏分析[D]. 李东泉.新疆师范大学 2014
[9]伏拉索夫《古拉格群岛组曲》分析[D]. 于佳.山东师范大学 2010
[10]帕努夫尼克《12首微型作品》分析[D]. 邵帅.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5116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一、肖斯塔科维奇的生平简介
(一)肖斯塔科维奇生平经历
(二)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时期及代表作
(三)《第二爵士组曲》的创作背景
二、《第二爵士组曲》的创作技法研究
(一)旋律的发展手法
(二)具有个性的节奏型
(三)曲式结构分析
三、肖斯塔科维奇《第二爵士组曲》中的爵士元素
(一)爵士乐的起源
(二)爵士乐初入前苏联时的反响
(三)《第二爵士组曲》配器中的爵士元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赏析[J]. 陶奕霖. 大众文艺. 2016(05)
[2]爵士乐发展漫谈[J]. 王胜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2)
[3]论数值节奏的名称[J]. 赵小平. 音乐大观. 2014(09)
[4]关于乐段概念及一部曲式的思考[J]. 陈星. 北方音乐. 2014(10)
[5]古典与现代交融的俄国风——肖斯塔科维奇降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艺术世界[J]. 范小毅. 黄河之声. 2013(10)
[6]肖斯塔科维奇《第一爵士组曲》中传统与爵士风格的有机结合[J]. 常星. 巢湖学院学报. 2013(01)
[7]论爵士乐的风格流派及特点[J]. 胡炜. 金田(励志). 2012(08)
[8]肖斯塔科维奇与他的爵士情缘[J]. 张兰兰. 北方音乐. 2012(05)
[9]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历史启示[J]. 薛睿韬.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10]浅谈萨克斯管的基础教学知识及一些常见问题[J]. 张毅,刘长洪. 大众文艺(理论). 2009(06)
博士论文
[1]论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和声的个性化特征[D]. 白金.中央音乐学院 2017
[2]肖斯塔科维奇晚期弦乐四重奏音乐语言与结构研究[D]. 王晶.上海音乐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奏鸣曲》创作技法探析[D]. 吴梦霞.西南大学 2017
[2]论钢琴与大提琴在钢琴室内乐中的融合[D]. 杨准.中央音乐学院 2017
[3]萨克斯管各个声部特点及在交响乐中的运用[D]. 张超越.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4]格什温《三首前奏曲》的创作与演奏分析[D]. 王晗.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5]肖斯塔科维奇:艺术与政治[D]. 田云.上海师范大学 2016
[6]同声异韵[D]. 谭艳香.湖南师范大学 2015
[7]伊格纳西奥·塞万提斯《古巴舞曲集》的音乐风格及演奏技法探析[D]. 欧阳仪.武汉音乐学院 2015
[8]哈恰图良《托卡塔》的创作特色与演奏分析[D]. 李东泉.新疆师范大学 2014
[9]伏拉索夫《古拉格群岛组曲》分析[D]. 于佳.山东师范大学 2010
[10]帕努夫尼克《12首微型作品》分析[D]. 邵帅.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5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17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