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河北任丘大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09:08

  本文关键词:河北任丘大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任丘最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应当首推任丘大鼓。任丘大鼓源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传是受到“梁红玉击鼓抗金”的启发而产生的,现在主要出现在传统的民间文化庆典上。它最大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个儿大。一般鼓面直径在2米左右,用整张黄牛皮精制而成,有铁钉1600余枚,能站开8到10人同时敲打;二是鼓重音厚。当大鼓擂动时,有万马奔腾的气势;三是协调得当。鼓手进入状态时,用铙钹、小云锣、铛铛歌等传统民间器乐,用以烘托大鼓的整体氛围,,强化表演的感染力。任丘大鼓在2006年成功入选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并且在07年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0天的鼓乐庆典表演,将任丘的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推送到国家层面展示,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08年,在石家庄举办的第四届鼓王争霸赛暨中国北方鼓乐邀请赛,荣获“银鼓王”称号。 任丘大鼓有传承民间传统、丰富人们业余生活、增强群众之间凝聚力等重要价值。然而,在商品经济、当代传媒、教育普及等生活、生产方式极大改变的今天,任丘大鼓的传承和演出陷入困境,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为发展和保护任丘大鼓迫在眉睫的问题。 任丘大鼓的振兴,无论是表演形式的改进、艺人素质的提高,还是政府的政策支持,都需要认真研究思考,任丘大鼓的传承和延续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未来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任丘大鼓 民间艺术 传承 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32.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9
  • 引言9-12
  • 第1章 任丘的历史沿革和节庆12-20
  • 1.1 任丘的自然地理概况12-14
  • 1.2 任丘的历史文化背景14-16
  • 1.3 任丘地区的庙会、集市和大鼓会16-19
  • 1.3.1 繁荣的庙会16-17
  • 1.3.2 集市和商贸活动17-18
  • 1.3.3 任丘大鼓会18-19
  • 1.4 任丘的岁时节日19-20
  • 1.4.1 春节19
  • 1.4.2 元宵节19-20
  • 第2章 任丘大鼓的产生与发展20-23
  • 2.1 任丘大鼓的萌芽和诞生20-21
  • 2.2 “文革”后的发展阶段21-23
  • 第3章 任丘大鼓的文化表现形式23-31
  • 3.1 任丘大鼓的精髓—鼓和鼓谱23-28
  • 3.1.1 任丘大鼓之鼓23-25
  • 3.1.2 任丘大鼓之鼓谱25-28
  • 3.2 乐队的灵魂—铛铛28-29
  • 3.3 铙和钹29-31
  • 第4章 任丘大鼓受众分析和存续状况31-34
  • 4.1 任丘大鼓的受众群体31-32
  • 4.1.1 任丘的地理条件造就的受众群体31-32
  • 4.1.2 任丘大鼓演奏者造就了固定的受众群体32
  • 4.2 任丘大鼓的续存状况32-34
  • 第5章 任丘大鼓的价值评估34-36
  • 5.1 传承民间传统34
  • 5.2 民众娱乐的主要形式34-35
  • 5.3 增强群众之间的凝聚力35-36
  • 第6章 任丘大鼓的传承与保护36-45
  • 6.1 任丘大鼓存在危机及衰落原因36-38
  • 6.1.1 任丘大鼓存在的危机36
  • 6.1.2 衰落原因分析36-38
  • 6.2 任丘大鼓的传承38-42
  • 6.2.1 赵树谦38-40
  • 6.2.2 康恩来40-41
  • 6.2.3 王常进41-42
  • 6.3 任丘大鼓的保护措施42-45
  • 6.3.1 外在方面42-43
  • 6.3.2 内在方面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齐向军;;东北大鼓研究综述[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王金萍;;唐山乐亭大鼓的现状与发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李少珊;;当代艺术的审美多元化趋势——由“审美疲劳”诱发的当代艺术的审美转向[J];魅力中国;2010年07期


  本文关键词:河北任丘大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28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5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