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作品的继承与发展
本文关键词:二胡作品的继承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唐代,当时称之为奚琴,奚琴是古代中国北方民族乐器,然后逐步流传开来。宋代也有对奚琴的记录,在元代史书中所记录的“火不思”,与现在的二胡非常相似。胡琴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由于与民族音乐相互融合,逐步分化成二胡、京胡、板胡、高胡等多种形式,以此来满足人们对不同风格音乐的需求。由于生存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胡琴所分化出的不同乐器各自有着它们不同的分工,体现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可是,二胡这件乐器主要流行于农村地区和城镇,并且主要流行于乞讨的流浪艺人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它没能像京胡一样地位显赫,只能是一件伴奏乐器,这也影响到了二胡今后的发展。 在进入20世纪之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再加上西方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一大批音乐学家开始了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改革,这些改革,为今后传统音乐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后二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20世纪近百年来二胡的发展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传统音乐很有潜力,还可以有更多发展的余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更加积极,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吸收汲取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精髓。二胡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件乐器的正常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是从一个雏形逐渐趋于完美的过程。时代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二胡音乐也随着这种发展不断变革着,在这种变革中,它仍然保留着原有的珍贵的艺术精华。 本文试图以时间为顺序,对20世纪近百年来优秀的作曲家、演奏家以及二胡作品的发展做一个比较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二胡艺术 继承 发展 中西结合 音乐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32.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第1章 二胡发展概述12-13
- 第2章 二胡作品的初创时期(20 世纪初期至建国前)13-22
- 2.1 刘天华二胡音乐创作13-16
- 2.1.1 刘天华简介13
- 2.1.2 刘天华主要作品13-15
- 2.1.3 刘天华的艺术追求15-16
- 2.1.4 小结16
- 2.2 华彦钧二胡音乐创作16-17
- 2.2.1 华彦钧简介16
- 2.2.2 华彦钧的作品16-17
- 2.2.3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二泉映月》17
- 2.3 孙文明的二胡音乐创作17-18
- 2.4 这一时期其他二胡作品18
- 2.5 二胡音乐的创作特征18-20
- 2.6 本章小结20-22
- 第3章 二胡作品的发展时期(建国后至 80 年代)22-28
- 3.1 发展时期二胡音乐创作概述22-23
- 3.1.1 刘文金的二胡音乐创作22-23
- 3.1.2 这一时期其他二胡音乐创作23
- 3.2 二胡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23-26
- 3.2.1 题材与主题思想—歌颂性23-24
- 3.2.2 音乐语言—地方风个性24-26
- 3.2.3 创作技法—二元性26
- 3.3 本章小结26-28
- 第4章 二胡作品的繁荣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28-33
- 4.1 繁荣时期二胡音乐创作概述28-29
- 4.1.1 创作体裁—以协奏曲为主的多元并存28
- 4.1.2 创作技法—以传统技法为主的多元并存28-29
- 4.2 王建民与他的狂想曲29-31
- 4.2.1 王建民简介29
- 4.2.2 王建民的狂想曲29
- 4.2.3 王建民狂想曲的艺术特色29-31
- 4.3 二胡与小提琴—中西音乐结合31-32
- 4.4 本章小结32-33
- 结语33-35
- 参考文献35-37
- 后记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娟;;对二胡音乐的思考与展望[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李秀清;;二胡音乐的社会功能[J];艺术评论;2009年10期
3 周寒千;;传统二胡音乐创作中旋律表现手法的继承和发展[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黄玲;;浅谈二胡音乐的中西结合[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S1期
5 田虎;;二胡音乐的继承与发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6 梅洪琼;欧阳绍清;;20世纪二胡音乐的审美变迁的意义阐释[J];大舞台;2012年12期
7 牛苗苗;;论鲁日融秦派二胡音乐创作[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年03期
8 高云山;二胡音乐及妇女形象的塑造[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99年02期
9 南胡;;“书斋二胡”的味道——记南京岳峰师生二胡音乐会[J];小演奏家;2013年11期
10 刁艳飞;;由《喜送公粮》看“文革”时期二胡音乐特点[J];大家;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英;多样化的当代二胡音乐[N];中国艺术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陈彬斌;一件乐器、一个省和一个世纪[N];中国文化报;2002年
3 徐宁;刘虹二胡音乐会跨越传统与现代[N];音乐周报;2012年
4 黄辉;从二胡看书法的审美、品评与走向[N];美术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寒千;当代二胡音乐创作发展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军;孙文明的二胡音乐创作与演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刁艳飞;文革时期二胡音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艳;梁云江二胡音乐创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段东海;二胡音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专业创作[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6 张晓娟;建国以来二胡音乐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汪海元;20世纪二胡音乐创作的历史分期及其艺术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程慈;论二胡音乐的阴柔美[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9 张雅玲;二胡音乐中移植作品的探讨与诠释[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10 任思;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二胡音乐作品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二胡作品的继承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2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