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森林号子的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23:42
劳动号子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歌的一种主要体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人们从事集体劳动的原始时代,而直到某些集体劳动可以被机器所取代的现代社会,才逐渐消失并退出历史舞台。在劳动人民与大自然进行搏斗的数千年里,劳动号子伴随着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胜大自然的奇迹,同时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功能。劳动号子作为产生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其产生后的数千年里一直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长白山森林号子作为劳动号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长白山森林号子也是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林区机械化生产的逐步实现,使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也渐渐被取代。林区机械大规模的砍伐使得木材产量迅速增加,森林存储的树木急剧减少。社会生态化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政府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动态平衡,宣布停伐护林,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2015年4月1日,随着一棵落叶松的倒下,长白山、大兴安岭等林区结束了长达60多年的采伐历史。根据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出的通知显示:东北林区、内蒙古林区将从此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辛苦了一辈子的林业工人,作为...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视野与方法
一、长白山森林号子的概述
(一)劳动号子、林区劳动号子、东北林区劳动号子及长白山森林号子
1.劳动号子
2.林区劳动号子
3.东北林区劳动号子
4.长白山森林号子
(二)长白山森林号子的概况
1.长白山森林号子形成的因素
1.1 长白山森林号子形成的人文环境
1.2 长白山森林号子形成的地理环境
2.长白山森林号子的发展及现状
(三)长白山森林号子的分类
1.劳动时的技术指导性内容
(1)劳动时的多次使用
1.1 哈腰挂
1.2 抬木号子
1.3 串坡号子
1.4 上跳号子
1.5 捞木号子
1.6 归愣号子
1.7 了号
(2)劳动时特定劳动场景使用
2.1 采伐号子
2.2 拉鼻子号
2.3 上愣号子
2.4 瓦杠号
2.5 大掐号子
(3)对除劳动生产以外的描写
3.1 描写劳动生活和场景的号子
3.2 荤号子
二、长白山森林号子的音乐特点
(一)长白山森林号子的基本音乐特征
1.基本节奏型
2.曲式结构
3.旋律特点
4.演唱形式
5.歌词使用
(1)长白山森林号子歌词与东北方言的关系
(2)长白山森林号子歌词与二人转之间的关系
(二)东北民俗与长白山森林号子音乐
1.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
2.“猫冬”与长白山森林号子音乐
三、结论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民俗文化的特征研究[J]. 张超.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10)
[2]东北 寒冬暖俗[J]. 杨满良. 神州民俗(通俗版). 2016(01)
[3]最后的伐木工 远去的长白山森林号子[J]. 王薇,龙晓安,李春. 环球人文地理. 2015(09)
[4]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开发的有效途径[J]. 曹保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07)
[5]北美音乐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及其中国实践——以梅里亚姆、赖斯和曹本冶理论模式为例[J]. 杨胜兴. 人民音乐. 2014(04)
[6]民间号子的分类及历史与艺术价值探究[J]. 黄明光,蒋玲玲.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7]《汉族人口的历史迁徙与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格局》解读[J]. 刘玲玲,石红霞. 歌海. 2012(05)
[8]长白山森林号子的遗产价值与保护对策[J]. 陈吉风. 戏剧文学. 2012(09)
[9]《礼记》乐论与梅利亚姆“三维模式”[J]. 符伟. 求索. 2011(06)
[10]对梅里亚姆研究理论“三步骤”的思考与解读——民族音乐学人类学取向与“两张皮”困境[J]. 李方元. 音乐探索. 2011(02)
博士论文
[1]梅里亚姆、内特尔音乐人类学理论的比较研究[D]. 王帅红.复旦大学 2014
[2]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杨.吉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江西省广丰区回树村龙舟号子调查研究[D]. 徐昌安.东北师范大学 2017
[2]兴安岭森林号子的本源研究[D]. 安疆蓣.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3]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成语语义透明度分析[D]. 付培丽.山东大学 2012
[4]东北汉族民间小调演唱风格探析[D]. 苗艳.中央民族大学 2009
[5]论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D]. 禤红葵.吉林大学 2008
[6]东北汉族民歌音乐特点的多视角研究[D]. 关意宁.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84238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视野与方法
一、长白山森林号子的概述
(一)劳动号子、林区劳动号子、东北林区劳动号子及长白山森林号子
1.劳动号子
2.林区劳动号子
3.东北林区劳动号子
4.长白山森林号子
(二)长白山森林号子的概况
1.长白山森林号子形成的因素
1.1 长白山森林号子形成的人文环境
1.2 长白山森林号子形成的地理环境
2.长白山森林号子的发展及现状
(三)长白山森林号子的分类
1.劳动时的技术指导性内容
(1)劳动时的多次使用
1.1 哈腰挂
1.2 抬木号子
1.3 串坡号子
1.4 上跳号子
1.5 捞木号子
1.6 归愣号子
1.7 了号
(2)劳动时特定劳动场景使用
2.1 采伐号子
2.2 拉鼻子号
2.3 上愣号子
2.4 瓦杠号
2.5 大掐号子
(3)对除劳动生产以外的描写
3.1 描写劳动生活和场景的号子
3.2 荤号子
二、长白山森林号子的音乐特点
(一)长白山森林号子的基本音乐特征
1.基本节奏型
2.曲式结构
3.旋律特点
4.演唱形式
5.歌词使用
(1)长白山森林号子歌词与东北方言的关系
(2)长白山森林号子歌词与二人转之间的关系
(二)东北民俗与长白山森林号子音乐
1.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
2.“猫冬”与长白山森林号子音乐
三、结论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民俗文化的特征研究[J]. 张超.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10)
[2]东北 寒冬暖俗[J]. 杨满良. 神州民俗(通俗版). 2016(01)
[3]最后的伐木工 远去的长白山森林号子[J]. 王薇,龙晓安,李春. 环球人文地理. 2015(09)
[4]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开发的有效途径[J]. 曹保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07)
[5]北美音乐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及其中国实践——以梅里亚姆、赖斯和曹本冶理论模式为例[J]. 杨胜兴. 人民音乐. 2014(04)
[6]民间号子的分类及历史与艺术价值探究[J]. 黄明光,蒋玲玲.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7]《汉族人口的历史迁徙与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格局》解读[J]. 刘玲玲,石红霞. 歌海. 2012(05)
[8]长白山森林号子的遗产价值与保护对策[J]. 陈吉风. 戏剧文学. 2012(09)
[9]《礼记》乐论与梅利亚姆“三维模式”[J]. 符伟. 求索. 2011(06)
[10]对梅里亚姆研究理论“三步骤”的思考与解读——民族音乐学人类学取向与“两张皮”困境[J]. 李方元. 音乐探索. 2011(02)
博士论文
[1]梅里亚姆、内特尔音乐人类学理论的比较研究[D]. 王帅红.复旦大学 2014
[2]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杨.吉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江西省广丰区回树村龙舟号子调查研究[D]. 徐昌安.东北师范大学 2017
[2]兴安岭森林号子的本源研究[D]. 安疆蓣.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3]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成语语义透明度分析[D]. 付培丽.山东大学 2012
[4]东北汉族民间小调演唱风格探析[D]. 苗艳.中央民族大学 2009
[5]论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D]. 禤红葵.吉林大学 2008
[6]东北汉族民歌音乐特点的多视角研究[D]. 关意宁.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84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48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