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德彪西《长笛、中提琴与竖琴奏鸣曲》中的和声技法

发布时间:2022-01-24 16:40
  《长笛、中提琴与竖琴奏鸣曲》是德彪西创作晚期阶段的精品之作,本文从调式综合手法与调性布局思维、五声性动机的呈示与发展手法等方面对该作品和声技法进行提炼总结,并将德彪西的美学思维与其和声技法相结合,进而审视德彪西和声技法对现代和声技法发展的推动作用。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2019,(15)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调式综合手法与调性布局思维
    (一)调式综合手法
    (二)调性布局手法
二、动机的呈示与发展手法
    (一)动机及其变体的大量模制
    (二)动机的纵向结合
三、德彪西的和声技法与美学思维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雷与德彪西艺术歌曲《曼陀林》之和声手法比较分析[J]. 宫富艺.  齐鲁艺苑. 2016(05)
[2]《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及终曲和声与德彪西印象主义和声的哲学-美学阐释[J]. 何宽钊.  音乐研究. 2011(04)
[3]综合调式[J]. 赵晓生.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1993(02)



本文编号:3606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3606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f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