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公共外交中的运用及影响探究——以美国爵士乐在冷战中的运用为例
本文关键词:音乐在公共外交中的运用及影响探究——以美国爵士乐在冷战中的运用为例
【摘要】:音乐是一种蕴含情感同时也蕴含思想和观念的艺术,它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非常独特,但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即以美国爵士乐在冷战中的运用为例,从出访背景、目标公众、传播媒介、效果评估四方面分析,并探寻音乐在公共外交中的具体运用及影响。本文认为音乐可以增进安全与沟通,增加权力与影响,创建观念与认同,对于公共外交有着潜在而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公共外交中,选择合适的"象征性"观念的音乐,可使一国文化与价值观在对象国的公众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共鸣与认同;针对不同的公众制定不同的音乐外交方案,能使公共外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结合不同传播媒介的特性进行整合传播,音乐所承载的观念、文化就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流动和思想操控。
【作者单位】: 上海金融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
【关键词】: 音乐 公共外交 冷战
【分类号】:J609.712
【正文快照】: 近年来,公共外交以其“影响舆论和民心”的独特优势,在各国外交事务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情感艺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常常会被有意识地作为一种公共外交的方式与他国进行沟通,尤其是当国家之间的关系处于冰点或瓶颈时期时,音乐的运用尤为突出。[1]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琳智;;奏响国家公关的“强音”[J];国际公关;2009年03期
2 唐小松,王义桅;美国公共外交研究的兴起及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反思[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4期
3 陈玉聃;何塞·穆巴恩·圭玛;;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6期
4 陈玉聃;;音乐的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文化视角[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超,张魁中;中国的公众外交[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顾海杰;;“美国之音”网站美军报道的消息来源分析[J];今传媒;2011年12期
3 黄超;试论发展中国公共外交[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雷芳;;新世纪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综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李剑林;;美国文化霸权建立轨迹考察[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陈洁;杨捷;;文化冷战与战后德意志音乐艺术的发展[J];大家;2010年20期
7 王义桅;中国的国际政治文明观与中国政治文明的国际化[J];东南学术;2004年05期
8 唐小松;公共外交:信息时代的国家战略工具[J];东南亚研究;2004年06期
9 关世杰;;对外宣传策略的发展演变[J];对外大传播;2004年04期
10 闫文虎;;对冷战时期西方非政府组织在苏联东欧地区活动的历史考察——从非政府组织角度兼论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原因[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笺;主流文化对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影响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张蕾蕾;社会身份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简涛洁;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5 艾小勇;重大事件中的国家形象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崔建立;冷战时期富布莱特项目与美国文化外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斌;冷战后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沈国麟;控制沟通[D];复旦大学;2006年
9 熊伟;关于议会外交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王秋彬;后冷战时代全球反美主义浪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璐;论全球公民社会构建中的国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栗焦阳;试析1948年意大利大选与美国的对意政策[D];河南大学;2011年
3 郑舒婷;试析中国对美国的公共外交[D];暨南大学;2011年
4 方贺;中国人权外宣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照日格图;论冷战初期美国对外传媒战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海霞;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与民族文化的未来之路[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全李彬;公共外交的“客体”指向法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单书波;公共外交视角下的中国世博外交[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晓宇;上海城市对外交往模式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10 程妍;中国对美公共外交评析[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刚;全球化时代的“软权力”与文化安全策略[J];国际论坛;2004年02期
2 王公龙;文化主权与文化安全[J];探索与争鸣;2001年09期
3 陈玉聃;;音乐的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文化视角[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胡联合;论冷战结束后的国家文化安全[J];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08期
5 达巍;;从权力的“三张面孔”看美国的地位走势[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02期
6 丹尼尔·韦伯斯特;王崇刚;;追忆费城交响乐团1973年访华演出[J];音乐爱好者;2008年05期
7 严晓星;;琴边拊掌录:近世古琴逸闻丛话之一[J];音乐爱好者;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天瑞;;编后[J];人民音乐;1950年01期
2 孟松;对“群众音乐”歌曲修改的意见[J];人民音乐;1954年01期
3 李巨川;希望在《人民音乐》上充分展开“争鸣”[J];人民音乐;1956年08期
4 ;音乐在“西方世界”[J];人民音乐;1959年06期
5 ;交响之声[J];人民音乐;1959年04期
6 安波 ,劫夫;十年耕耘 百花齐开——辽宁省十年来的音乐工作[J];人民音乐;1959年Z1期
7 灔苗;新疆各族人民音乐十年来的v|展[J];人民音乐;1959年Z1期
8 ;“安徽民晸音乐”第二集出版[J];人民音乐;1960年03期
9 ;读者信箱[J];人民音乐;1961年01期
10 赵l,
本文编号:578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57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