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乐感文化模式下的中国音乐审美心理

发布时间:2017-07-31 03:04

  本文关键词:乐感文化模式下的中国音乐审美心理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音乐 乐感文化 实用理性 审美心理


【摘要】: 本课题以民族的文化模式作为切入点,指出中华民族的乐感文化模式的产生,是由民族的生存环境、原始文化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因此,乐感文化相应地显示出注重生命、肯定现实以及“中庸”的人生态度等特征。在乐感文化模式的影响下,中国传统音乐无论是内容美、形式美或审美情趣等音乐的一般特征,还是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音乐等音乐样式,以及这些音乐样式在各个朝代所担任的社会功能,都不同程度地显现出“娱乐性”的倾向。而这种倾向,正是当今音乐生活娱乐泛化不可忽视的深层民族心理原因。 本课题采用偏向于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利用历史文化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从音乐学、文化学、心理学、美学等各个层面,对中华民族在乐感文化模式下的音乐审美心理作深入考察。力图从更广阔的民族文化学科视野中来审视中国音乐历史和现状,并力图超越对中国音乐纷繁现象的表面描述,而深入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来把握中国音乐的本质。
【关键词】:中国音乐 乐感文化 实用理性 审美心理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0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8
  • 第一章 乐感文化8-16
  • 第一节 乐感文化的形成背景8-12
  • 一、生存环境8-9
  • 二、原始文化9-11
  • 三、思维方式11-12
  • 第二节 乐感文化的特征12-16
  • 一、注重生命12-13
  • 二、肯定现实13-14
  • 三、“中庸”的人生态度14-16
  • 第二章 乐感文化模式下的中国音乐16-28
  • 第一节 乐感文化模式下中国音乐的一般特征16-26
  • 一、音乐的内容美16-18
  • 二、音乐的形式美18-22
  • (一) 旋律18-19
  • (二) 节奏19-20
  • (三) 音色20-21
  • (四) 结构21-22
  • 三、音乐的审美情趣22-26
  • 第二节 乐感文化模式下的音乐层次26-28
  • 一、音乐的表述方式26-27
  • 二、音乐的社会功能27-28
  • 第三章 乐感文化模式下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线索28-36
  • 第一节 由鬼治走向人治28-31
  • 一、先秦28-29
  • 二、春秋战国29-30
  • 三、秦汉30-31
  • 第二节 由神治走向人世31-36
  • 一、魏晋南北朝31-32
  • 二、隋唐32-33
  • 三、宋元33-34
  • 四、明清34-36
  • 第四章 乐感文化模式对近现代中国音乐的影响36-43
  • 第一节 艺术音乐36-38
  • 第二节 实验音乐38-40
  • 第三节 文化音乐40-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7
  • 后记4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安娜;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2 侯榕育潇;魏晋文人音乐特点形成原因浅析[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97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597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