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历史不能承受之轻——隋朝的乐人乐事

发布时间:2017-08-02 11:24

  本文关键词:历史不能承受之轻——隋朝的乐人乐事


  更多相关文章: 隋文帝 传统音乐 万宝常 开皇乐议 隋朝 雅乐 旋相为宫 郑译 音乐文化 隋代


【摘要】:正公元581年,北周重臣杨坚在夺取北周皇权的基础上南征北伐,开疆拓野,终得建立中华大地近三百年南北分裂后的大一统—隋朝。杨坚称帝,史称隋文帝,改元开皇。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特别,从极盛时期到衰败灭亡只有短短的37年,虽然还有更短的赢政之秦朝、王莽之新朝,但隋代朝中新老交替频繁,很完整的演绎了一个历史朝代应有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更替,甚至非常重视对音乐的统一和发展。然而,历史没有给隋代太多的时间磨砺和沉淀,否则也许会让音乐之花再次怒放于当年。但即便如此,相较于隋朝烟花般绚烂随即湮灭的虚幻,隋代的音乐发展依然是历史繁华中那颗最真诚的表达,这是人类本能。新的政权成立后,在礼乐制度上统治者面临着如何恢复"华夏正统"的问题。开皇二年,隋文帝招集精通音乐的人士专门讨论关于制定雅乐的事情,由此展开了一场有关音乐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隋文帝 传统音乐 万宝常 开皇乐议 隋朝 雅乐 旋相为宫 郑译 音乐文化 隋代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公元581年,北周重臣杨坚在夺取北周皇权的基础上南征北伐,开疆拓野,终得建立中华大地近三百年南北分裂后的大一统一隋朝。杨坚称帝,,史称隋文帝,改元开皇。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特别,从极盛时期到衰败灭亡只有短短的37年,虽然还有更短的赢政之秦朝、王莽之新朝,但隋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祖襄;“开皇乐议”中的是是非非及其他[J];中国音乐学;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芳;;浅议“开皇乐议”[J];大舞台;2010年07期

2 祝波;;北周“和亲”与隋唐音乐刍议[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4期

3 祝波;;苏祗婆与“五旦七调”理论[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4 杨善武;;中国音乐史学创新:观念的更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翟源;;论“开皇乐议”的历史功绩[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年03期

6 孙英刚;;音乐史与思想史:《景云河清歌》的政治文化史研究[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0年00期

7 葛恩专;;隋代音乐家郑译及其音乐思想[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张红梅;;关于《180调谱例集》“混杂不同体系”问题的分析——兼与杨善武教授商榷[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徐荣坤;;解读“开皇乐议”中的几个谜团[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郑祖襄;;《隋书·经籍志》音乐书述略[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咏春;中国礼乐户研究的几个问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罗希;唐代胡乐入华及审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艺源;隋代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葛恩专;开皇乐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红梅;三种南宋传世乐谱的宫调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4 李明明;中国古代雅乐文化分期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石根;关于郑译与万宝常的两个八十四调——评《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2 黄翔鹏;;八音之乐与“应”“和”■考索(《“八音之乐”索隐》上篇)[J];音乐艺术;1982年04期

3 刘镇钰;隋代音乐家郑译[J];中国音乐学;199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隋朝时期胡乐在中原地区的发展探析[J];黄河之声;2011年02期

2 郑祖襄;“开皇乐议”中的是是非非及其他[J];中国音乐学;2001年04期

3 华枫红;;简析隋朝统一的原因和意义[J];才智;2008年06期

4 石芳;;论中国古代宫廷音乐[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王立增;开皇乐议与隋初政治[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文才,孟庆鑫;隋初北边形势及隋文帝的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01期

7 王玲;;浅谈隋朝时期胡乐的发展[J];沧桑;2011年01期

8 屈超耘;;万宝常说:黄钟乃亡国之音[J];当代戏剧;1993年02期

9 陈倩;;佛教与隋人的社会生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10 麻连飞;;“润笔”纯属玩笑[J];文史天地;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布德;;2007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2 苏布德;;“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终期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3 周吉;;当代库车维吾尔族传统音乐与其他地区和民族传统音乐的比较研究[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4 苏布德;潘淑华;乌达布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园教学之浅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5 陈炜;;谈谈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苏布德;;2009年上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7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9年3月——5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宋裴裴;;跨文化对话中的传统音乐——15届国际学校音乐教育和教师教育研讨会初探[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苏布德;;“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7年9月——11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长铃;“第37届ICTM世界年会”年中举行[N];音乐周报;2003年

2 田联韬 李延红;雪域颂歌[N];音乐周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邬敏;“A8音乐”模式:用电媒音乐拯救传统音乐行业[N];证券时报;2005年

4 李亚芳;兼收并蓄的满族传统音乐[N];音乐周报;2007年

5 何晓兵;新民乐:传统音乐的“改版”[N];音乐周报;2002年

6 王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古典音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何晓兵;新民乐:传统音乐的“改版”[N];音乐周报;2002年

8 何晓兵;新民乐:传统音乐的“改版”[N];音乐周报;2002年

9 刘立涛;数字音乐市场异军突起[N];江苏经济报;2006年

10 王婷;辗转在欧亚大陆的歌声[N];音乐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怡;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张小梅;唐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专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强;隋炀帝文化政策与文学实践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曹贞华;西周至唐宫廷雅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8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恩专;开皇乐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平平;隋唐时期音乐科技史料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高尚;邢台地区传统音乐调查与保护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全婕;广西南丹中堡花苗传统音乐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5 刘倩;西汉雅乐发展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聂丛竹;中国雅乐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流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路佳琳;北宋景yP—嘉yP年间的雅乐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8 路艺;梅里斯区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D];青岛大学;2010年

9 岳雪莲;隋与突厥经济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10 王明伟;隋文帝研究三题[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09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09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3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