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湘声乐艺术思想探索
本文关键词:沈湘声乐艺术思想探索
【摘要】:声乐艺术是关乎社会道德风尚的辐射面非常广泛的学科,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声乐艺术在我国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声乐基础教育方面,由于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没有形成一套规范体系,在理论和操作方面普遍存在问题,障碍了教育的普及。本文通过对我国声乐界泰斗沈湘教授"歌唱的思想方法"一说的分析研究,从声乐艺术学习中观念、技术、方法方面提出了见解,以期为普及提高声乐艺术教育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声乐艺术 思想方法 学习路径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一、声乐艺术魅力本质探索声乐艺术魅力的本质,决定着教育的内涵和指向。1.人声的美:声乐(vocal music)和器乐不同,器乐是用固有的外部乐器,如: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等来表现音乐,声乐是源自人体自身器官发声。人声是人类最先听到的,最初最直接感受到的传递思想信息和情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声乐艺术的两重属性与声乐实践[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聂娜,李伟;浅谈声乐艺术在钢琴演奏中的地位和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曾卫星;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创新[J];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陈自勤;浅论声乐的艺术风格[J];艺术研究;2005年03期
5 郭伟萍;;论科学技术对声乐艺术的影响[J];艺术百家;2006年01期
6 赵德生;;浅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陈晓;;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音乐生活;2006年02期
8 都本玲;;佛教声乐艺术探源[J];中国宗教;2007年04期
9 赵儒衿;;论中国声乐的发展方向[J];剧作家;2007年05期
10 罗英;;声乐艺术中不同唱法之比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瑾;;从美学角度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2 余华;;浅论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丁玉秀;;营造人文社会共建和谐家园[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邹丹丹;;声乐初学者的学习方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王建国;;两部声乐艺术翻译著作的比较与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董瑞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在中国的坚持与发展[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7 彭铁飞;付志华;;为振兴我国民族声乐而努力[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孙晓春;;略论民族声乐作品的处理与表现[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魏艳;;声乐表演艺术中理解和表现的训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10 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声乐教育——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上的讲话[A];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霞;陈光林王素毅等出席肖黎声声乐艺术中心成立揭牌仪式[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2 孙成华;对解放思想方法论的思考[N];鞍山日报 ;2008年
3 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歌唱演员 刘斌;防止形式大于内容[N];中国艺术报;2011年
4 张秀艳;培养学生声乐艺术表现力[N];光明日报;2000年
5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杨宝刚;浅谈西洋声乐艺术的民族化[N];新乡日报;2008年
6 石惟正;沈洋声乐艺术思考[N];音乐周报;2009年
7 靳卯君;永远不和音乐告别[N];音乐周报;2001年
8 陈言放;浅谈中国声乐发展的问题[N];光明日报;2007年
9 临潼新市中学 赵萍;音乐教学探索[N];学知报;2011年
10 特约记者 刘芯汶;赴灾区考察重建经验[N];自贡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洋;三维人体动作分析及其在智能舞蹈教学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董华;声乐:语言的N种表情[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霞;彭丽媛声乐艺术的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潇林;论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D];西南大学;2009年
3 韩娟;试论声乐艺术在大提琴演奏中的借鉴作用[D];厦门大学;2008年
4 冯亚;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D];河南大学;2001年
5 曹霞;辰河高腔音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冰;关于声乐艺术中“声”与“情”关系的哲学性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蓝静;应尚能“以字行腔”声乐艺术理论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苏军;论声乐艺术表演中歌声与情感的统一[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珊;从彭丽媛、宋祖英、谭晶的歌唱艺术看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芦雪红;对迪里拜尔声乐艺术的探索[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611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61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