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建水县彝族《海菜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16:26

  本文关键词:建水县彝族《海菜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建水县 彝族 海菜腔 艺术特征


【摘要】: 《海菜腔》是云南彝族特有的音乐品种,主要流传于滇南彝族尼苏支系,即云南省的建水县,石屏县,通海县一带。《海菜腔》起源于石屏县,但因为建水县和石屏县地缘关系彼此相邻,有着共同的民族和历史文化背景,经过长期的通婚和贸易往来,两地的经济和文化不断渗透交融,是《海菜腔》在两地传播和发展的原因,艺术品种流传和发展不是以行政区划进行划分的。 本文以建水县《海菜腔》的音乐特征为主,结合《海菜腔》与其它三大腔的旋律、唱词、曲体结构等方面的异同比较,探询《海菜腔》在建水县的传播发展变化规律,及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等因素对《海菜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对“四大腔”在建水地区发展的共融性和差异性进行总结,并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一定论述。
【关键词】:建水县 彝族 海菜腔 艺术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0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8
  • 第一章 《海菜腔》的形成与传播8-13
  • 第一节 《海菜腔》形成的历史和人文背景8-11
  • 一、“赶草皮街”及“吃火草烟”习俗与《海菜腔》的传播8-10
  • 二、汉文化对《海菜腔》的影响10-11
  • 第二节 《海菜腔》在建水县的发展与传播11-13
  • 一、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促进《海菜腔》的发展11-12
  • 二、民族相通的审美心理促进《海菜腔》的传播12-13
  • 第二章 《海菜腔》的词曲特征13-27
  • 第一节 《海菜腔》的歌词特征14-20
  • 一、主体部分歌词14-18
  • 二、附属部分歌词18-19
  • 三、歌词特征小结19-20
  • 第二节 《海菜腔》的旋律特征20-27
  • 一、主体部分旋律20-23
  • 二、附属部分的旋律23-26
  • 三、旋律特征小结26-27
  • 第三章 《海菜腔》与《山药腔》、《四腔》、《五三腔》的异同27-36
  • 第一节 《海菜腔》与《山药腔》、《四腔》、《五三腔》的共性27-35
  • 一、唱词的共性27-31
  • 二、旋律的共性31-34
  • 三、主体结构的共性34-35
  • 第二节 《海菜腔》与《山药腔》、《四腔》、《五三腔》的差异35-36
  • 一、节奏节拍的差异35
  • 二、正曲中“点字眼”的差异35
  • 三、整体结构的差异35-36
  • 第四章 《海菜腔》的传承保护及利用36-42
  • 第一节 建水县《海菜腔》的发展近况36-39
  • 一、对近期建水县《海菜腔》存在问题的思考36-38
  • 二、对存在问题的初步分析38-39
  • 第二节 《海菜腔》的传承保护及利用39-42
  • 一、《海菜腔》的保护和传承39-40
  • 二、《海菜腔》的利用40-42
  • 结论42-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雷;海菜腔生态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707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707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