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般流淌的梦境——美学视阈下的《夜莺与玫瑰》探析
本文关键词:如诗般流淌的梦境——美学视阈下的《夜莺与玫瑰》探析
【摘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浪漫曲一直以描情细致、凝练,笔法多彩多姿的特色占据着俄罗斯声乐创作的重要地位。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其众多声乐作品中的一首代表作《夜莺与玫瑰》的探析,基于美学的高度从音韵学、曲式学等视角阐释了该部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意义,进而更深层次地挖掘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声乐创作特色和风格。
【作者单位】: 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关键词】: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浪漫曲 意境 和声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序言在俄罗斯专业音乐发展的历史上,,作为一个特殊而具个性的作曲家群体,强力集团以其极大的独创性和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而著称于世。他们沿着格林卡所开辟的俄罗斯民族音乐之路前行,音乐作品涉及到了交响乐、歌剧等多个领域。其中,浪漫曲的创作是“强力集团”成员众多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艺芸;;俄罗斯浪漫曲发展略论[J];黄河之声;2008年15期
2 刘宏伟;;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艺术歌曲(浪漫曲)的艺术处理及演唱风格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孙芳;;心灵的浪漫之旅——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浪漫曲赏析[J];民族音乐;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雷;;谈歌唱中共鸣的构成与运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王婷;;试论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J];北方音乐;2009年03期
3 张妮;;声乐表演艺术之管窥[J];北方音乐;2010年04期
4 刘月;何玉;;声乐艺术中的“听”之我见[J];北方音乐;2011年11期
5 张塘林;;浅析古诗词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J];北方音乐;2012年02期
6 高杨;;谈演唱歌剧选段《不幸的人生》的情感体验[J];北方音乐;2012年05期
7 齐建立;;浅谈歌唱中的共鸣[J];北方音乐;2012年05期
8 王艺瑾;甘丽娅;;浅议审美化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才智;2009年22期
9 王亚军;;汉语语音与歌唱发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10 李令春;;川腔蜀韵:四川民歌的演唱风格[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祝欣;叙述的交响[D];河南大学;2009年
2 李杰;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宋秋敏;“流行歌曲”视角下的唐宋词[D];苏州大学;2008年
4 杨晓静;歌曲翻译三符变化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海萍;改革开放以来女中音声乐文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娜;新世纪(近十年)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表演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菁;基于声乐演唱的艺术美探究中国民族声乐之“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毅;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珊;从彭丽媛、宋祖英、谭晶的歌唱艺术看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亮亮;面罩唱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鹿凤琴;影响声乐教学与表演的心理因素[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王丽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性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立峰;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特点[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洋;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虹;巴拉基列夫的艺术歌曲及创作特点[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杨海燕;简析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赵云红;浅论柴科夫斯基抒情浪漫曲的风格及特点[J];中国音乐;2003年04期
4 赵云红;音·诗·画的完美结合——试论格林卡及其浪漫曲(艺术歌曲)的创作[J];中国音乐;2004年04期
5 陈琼;;钢琴在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中的地位——兼论其与人声声部的合作[J];中国音乐学;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韵;;舒曼《梦幻曲》演奏中之踏板运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周锡宁;;《战地浪漫曲》的浪漫主义情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 张郁郁;刍议古代艺术意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唐以后诗歌创作的消极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01期
4 吴代芳;论唐人绝句意境中的情与美[J];怀化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5 吕崇龄;中国古代诗歌意境动与静的艺术辩证法[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7年Z1期
6 金丹元;以佛学禅见释“意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7 黄钢;;论诗的意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8 李百战;中国山水画“意境”浅议[J];西北美术;1994年01期
9 李贤民;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J];学习论坛;1994年12期
10 蓝华增;宋诗与意境──读钱钟书《宋诗选注》[J];学术探索;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同铸;;论“叙事性意境”及其建构[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魏琰;刘婷杰;;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国园林[A];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刚;杨飞;夏燕;;数字艺术下水墨动画的变迁[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吴光辉;;试论夏目漱石的禅诗意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禹永一;;浅谈关于传统和声中的和弦标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林庆扬;;评许渊冲先生的四首韵译唐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庄希祖;;林散之先生书法意境初探[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8 傅惠敏;;中西艺术表现论的诗学比较——从“意境”与“有意味的形式”说起[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沈萍;;仙乐明耳 妙语润心——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点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张幸靓;李鹏宇;;中国园林的意境追求与文化语汇表达[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学斌;中国画的传神与意境[N];西藏日报;2004年
2 文迪;怎样营造摄影作品的意境[N];中国水利报;2002年
3 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刘大为;心灵·情性·意境[N];美术报;2004年
4 钟和;含蓄秀美 意境隽永[N];美术报;2011年
5 吴雍;中国绘画的意境[N];中国艺术报;2003年
6 欧日锦 小欧;千年酒文化意境升华[N];亚太经济时报;2003年
7 卓向群 海丰县可塘镇第二中学;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诗歌教学初探[N];汕尾日报;2011年
8 任定保;漫谈古诗的意境及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刘慎元;客观真实是一种意境[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10 王卿芳;芳华园的生境、画境、意境[N];中华建筑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魏扬;三首管弦乐作品中的旋律“音程向位”与和声“音程位”探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4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6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汉光;寓言·本色·意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文洁;百年山水之窥[D];中国美术学院;2007年
9 檀革胜;武满彻晚期乐队作品的音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吴s
本文编号:764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76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