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末上海民歌改编创作歌曲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4 02:27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末上海民歌改编创作歌曲的分析
【摘要】: 上海因早已被洋化,一直被误认为民歌资源缺乏,其实不然。1986年首届华东六省一市民歌会演中,上海曾经涌现过一批优秀的民歌改编创作歌曲。例如《啥鸟飞来节节高》、《晴采桑雨采桑》等均是根据上海本地传统民歌改编的。创作今天的社会生活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单靠民歌自发演变显然不够,由专业作曲家参与改编创作已成为民歌生命继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既深受大众喜爱又具有艺术价值?既保持本土传统又富有时代气息?这是摆在音乐工作者面前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正是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几首优秀的代表作品尝试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上海民歌 民歌改编 创作歌曲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9
- 第一章上海传统民歌的特点9-22
- 1.1 上海传统民歌的体裁分类9-14
- 1.2 上海传统民歌的语言特点14-17
- 1.3 音乐特点17-22
- 第二章上海民歌改编创作歌曲的早期探索22-28
- 2.1 上海民歌改编创作歌曲与上海传统民歌的关系22-24
- 2.2 上海民歌改编创作歌曲的历史回顾24-28
- 第三章八、九十年代优秀作品分析28-44
- 3.1 八十年代优秀作品分析28-35
- 3.1.1 《啥鸟飞来节节高》28-30
- 3.1.2 《晴采桑雨采桑》30-32
- 3.1.3 《青竹头打水白漾漾》32-34
- 3.1.4 《郎唱山歌像铜铃》34-35
- 3.2 九十年代优秀作品分析35-43
- 3.2.1 《拍娃娃》36-38
- 3.2.2 《我唱山歌大家猜》38-43
- 3.3 上海民歌改编创作歌曲的常用手法归纳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6
- 后记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胜;江南民歌传统审美情趣的突破[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2 江明`,
本文编号:968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68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