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近现代大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技法解析——朱践耳《第八交响曲“求索”》大提琴演奏技法

发布时间:2017-10-04 05:26

  本文关键词:近现代大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技法解析——朱践耳《第八交响曲“求索”》大提琴演奏技法


  更多相关文章: 朱践耳 第八交响曲“求索” 大提琴 演奏技法


【摘要】:20世纪以来,现代音乐得到了大力发展,其间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大提琴作品,出现了许多全新的大提琴演奏技法,使得大提琴的音色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朱践耳先生创作的《第八交响曲"求索"》——为大提琴和敲击乐而作,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演奏现代作品的经验,详细解析了这部作品中出现的大提琴现代演奏技法。
【作者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
【关键词】朱践耳 第八交响曲“求索” 大提琴 演奏技法
【分类号】:J622.3
【正文快照】: 朱践耳先生(1922~)是我国著名作曲大家,作有《节日序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纳西一奇》《和平万岁》《江雪》等多部成功的音乐作品,其创作根植于中国音乐传统,同时借鉴西方技法,涉及交响乐、管弦乐、声乐、管弦乐音诗、电影音乐等多个领域,他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东生;“中国话”与民族化——赞董金池的大提琴演奏艺术[J];人民音乐;2001年06期

2 向方;;沙弗兰的半世纪大提琴生涯[J];乐器;1987年06期

3 李华盛;;“走出去”的大提琴使者——娜木拉赴美讲学后记[J];小演奏家;2009年05期

4 于列夫;;浅说低音提琴的三要点[J];北方音乐;2010年06期

5 曹畏;;朱践耳作品在台出版[J];音乐世界;1991年02期

6 刘宏;浅论大提琴演奏中紧张与放松的辩证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7 李久云;简述朱践耳交响音乐中的哲理性[J];云梦学刊;1999年01期

8 秦敏;;浅谈大提琴指法的运用[J];剧影月报;2006年01期

9 陈圆;;凝聚力量 明确方向 不负使命——2007年全国大提琴学术研讨会有感[J];小演奏家;2007年08期

10 曹敏;;交流见真知——芬兰图尔库音乐学院指导大提琴大师班后感思[J];小演奏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建刚;叶(木丽)琴;;浅议“新民乐”与民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杰;用大提琴奏出精彩人生[N];音乐生活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安瑞;为中国大提琴事业搭台[N];音乐周报;2007年

3 梁茂春;中国交响曲的丰碑[N];音乐周报;2002年

4 记者 李晓芳;2009山西新年音乐会在省城奏响[N];山西日报;2008年

5 记者 傅庆萱;朱践耳作品制成30盘光碟[N];文汇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范昕;“钟鼓奖”时隔三年再“鼓”风波[N];文汇报;2010年

7 傅蕾 译;EMI公司联手iTunes 为罗斯特罗波维奇贺80寿[N];音乐周报;2007年

8 一冰;索非亚·古柏杜丽娜国际大师班结束[N];音乐周报;2005年

9 记者 裴诺;祖克曼二度来京主打室内乐作品[N];音乐周报;2008年

10 曹绍德;乐团的成熟是一个过程[N];音乐周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少飞;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柳进军;原始与现代的邂逅[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3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茂;浅析整体思维在大提琴演奏中的运用[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2 陈萌;大提琴乐队片段的演奏和认识[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郭春红;朱践耳《第二交响曲》戏剧性特性解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臧婷;朱践耳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教学及演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学民;斯仁那达米德大提琴变奏曲《十二生肖图》的分析与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胡春姣;拉赫玛尼诺夫大提琴作品的演奏及与钢琴的合作[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7 李严梅;朱践耳交响乐作品的根基[D];河南大学;2003年

8 代水冰;朱践耳《第一交响曲》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叶宛;巴洛克时期的大提琴演奏艺术[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10 李波;异曲同工 相映生辉——朱践耳第六、第十交响曲的对比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68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68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d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