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高师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民族化的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19:41

  本文关键词:高师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民族化的价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声唱法民族化 高师教育 传承


【摘要】:美声唱法传入我国以来,推动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交融产生了大量的具有我国民族地域特色的音乐作品。本文通过阐述美声唱法民族化的必要性以及美声唱法民族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出了美声唱法民族化的音乐传承价值。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化 高师教育 传承
【分类号】:J616-4;G652
【正文快照】: 自美声唱法传入我国以来,本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走向了多样化的发展道路,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我国民族音乐语言的交融,产生了大量新的声乐风格作品,使得美声唱法民族化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反思,分析了美声唱法民族化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高师教学中美声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丽娜;郝宝珠;;高师声乐教学中关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相互借鉴与融合之探究[J];人民音乐;2010年09期

2 徐敦广;关于新时期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虹子;;美声唱法传播对中国声乐文化的影响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赵大海;;浅谈如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大众文艺;2012年10期

3 王卉;;美声唱法声乐教学中的几个基本点[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23期

4 郑恺;;关于“民族化”与“流行音乐民族化”概念的界说[J];华章;2009年13期

5 张晓琰;;浅谈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的联系与区别[J];黄河之声;2012年12期

6 李娜;;发声、共鸣与吐字:三种唱法的技术层面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陈云燕;;从“跨界”现象看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J];宿州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8 侯延爽;;论高校声乐的多维教学元素[J];艺术评论;2011年10期

9 李飞;;高师声乐教学中“唱法”观念带来的桎梏[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年03期

10 薛蕾;;论高校声乐教学美声与民族唱法的相互融合[J];音乐大观;2013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瀛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风格问题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刘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共融性问题考察与反思[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3 庄虹子;改革开放后美声唱法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邢璐;西洋唱法对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旭丽;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文化特征及价值[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郑恺;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王們粤;关于中国民族声乐本质特征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坚;美声唱法在当代中国发展概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艺;美声歌唱中的普通话语音[D];河南大学;2009年

10 李炳慧;试论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逯新梅;高师声乐教学应实行“中西结合”唱法[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2 王立改;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师生配置方法初探[J];美与时代;2004年04期

3 杨华;就培养目标谈高师声乐教学[J];戏剧文学;2004年07期

4 张利珍;;对高师声乐教学能否引进通俗唱法的思考[J];音乐探索;2006年04期

5 石亚静;;高师声乐教学应重视学生舞台实践能力培养[J];大家;2011年15期

6 牛茹;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刍议[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S2期

7 陈蓉蓉;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依据及构想[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8 程宁敏;高师声乐教学应技、能并重——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S2期

9 刘冬;当前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J];音乐天地;2004年03期

10 张杰;;改革高师声乐教学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4年1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 俞佳;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嗓音保护[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永州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名单[N];永州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泉;论高师声乐教学之“以情优教”[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会娟;高师声乐教学课程设置改革微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庆东;论高师声乐教学的民族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江伟;浅析现阶段高师声乐教学目标的改革和完善[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李坤秭;高师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探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6 胡雪;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晓丹;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8 胡玉兰;关于跨界演唱及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方淋淋;从音乐社会学角度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田青;论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现[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72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972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1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