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陆在易艺术歌曲浅析

发布时间:2017-10-13 20:35

  本文关键词:陆在易艺术歌曲浅析


  更多相关文章: 陆在易 艺术歌曲 歌曲分析


【摘要】: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产生的,是一种以著名诗人的诗歌作为歌词进行谱曲的声乐体裁。它采用钢琴伴奏,注重表现意境和情感,篇幅短小,精致,结构严谨,是用来表达深刻思想的抒情性歌曲。艺术歌曲将音乐和诗歌完美的结合,成为外国声乐艺术中的瑰宝。 陆在易的作品艺术性较强、思想深刻、广为流传,他也因此在1997年被评为首届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其代表作------《桥.家.盼》、《我爱这土地》和《望乡词》分别于2001年、2002年、2003年连获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这也使他的创作达到一个高峰。 陆在易素有“音乐诗人”之称,主题大多以歌颂祖国、歌颂家乡、歌颂生活为主。他的歌曲创作秉承西方的作曲技法,吸收民族音乐精华,不管是在写作手法上还是在曲式结构上都有许多发展和创新之处。 本文通过对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理论研究,旨在提高我们对中国艺术歌曲中家国情怀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演唱能力。通过对陆在易艺术歌曲风格特征进行整体而细致的分析,增强在演唱中对作品风格特征的把握,充分展现作品“神韵”。通过对陆在易本人个人品质、艺术品位的研究使我们“德”、“艺”修养不断提高。
【关键词】:陆在易 艺术歌曲 歌曲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1章 引言6-9
  • 1.1 论文选题意义6
  • 1.2 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6-7
  •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7
  • 1.4 拟解决关键问题7-8
  • 1.5 具备的研究条件,拟解决的途径以及尚缺少的研究条件8-9
  • 第2章 陆在易简介9-15
  • 2.1 陆在易艺术风格形成轨迹9-11
  • 2.1.1 80年代作品风格形成9-10
  • 2.1.2 90年代作品风格的形成10-11
  • 2.2 陆在易每一时期风格形成原因11-14
  • 2.3 贺绿汀对陆在易作品风格及人生价值观的影响14-15
  • 第3章 陆在易艺术歌曲分析15-41
  • 3.1 陆在易艺术歌曲80年代“阳光歌者”时期作品分析15-25
  • 3.1.1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15-20
  • 3.1.2 陆在易艺术歌曲《桥》20-25
  • 3.2 陆在易艺术歌曲90年代“忧郁诗人”时期作品分析25-41
  • 3.2.1 陆在易艺术歌曲《家》25-30
  • 3.2.2 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30-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46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文金;艺术境界中的品位——《大漠之夜》和《桥、家、盼》赏析[J];人民音乐;2001年10期

2 陆在易;创作绝不是急就章[J];人民音乐;2004年01期

3 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J];人民音乐;2004年11期

4 张琴;;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J];音乐创作;2009年03期

5 王惠琴;李彦荣;;谈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J];中国音乐;2007年03期

6 李晨;;陆在易艺术歌曲《桥》的钢琴伴奏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1026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026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f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