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我国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观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5:27
本文关键词:清末民初我国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观的研究
【摘要】:本文写作的背景时代为清末民初,以师范学校作为对象,以音乐教育观的研究作为目的。通过对相关史料、专著、期刊论文的梳理分析,从政府和个体两个层面总结这一历史时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宗旨、观念的特点,探索这一时期师范学堂音乐教育的形成发展的规律,旨在为当今师范学校音乐教育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全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第一章,论述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相关历史背景和过程;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论述清末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观和民初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观,这两章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个体教育家层面来分析各自特定时期的音乐教育观的内涵和特点。 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四章,透析清末、民初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观的变化脉络与规律,探寻音乐学科性质的变化趋势,为当今师范音乐教育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清末民初 师范学校 音乐教育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0-4;G659.29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3
- 一、本课题的研究说明9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三、文献综述10-11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11-12
- (一) 本文结构及写作思路图11-12
- (二) 研究方法12
- 五、创新点12-13
- 第一章 清末我国教育改革与师范学堂音乐教育的兴起13-20
- 一、清末教育改革13-17
- (一) 封建教育的没落13-14
- (二) 新式学堂教育的兴起14-16
- (三) 师资匮乏导致师范学堂的建立16-17
- 二、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兴起17-19
- (一) 学堂乐歌课的开设17-18
- (二) 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建立18-19
- 小结19-20
- 第二章 清末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观20-29
- 一、清政府的师范学堂音乐教育观20-23
- (一)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指导思想20-22
- (二) 学科性质的定位:“音乐教育”属于“德育”22-23
- 二、清末教育家的音乐教育观23-27
- (一) 康有为的音乐教育观23-24
- (二) 梁启超的音乐教育观24-26
- (三) 王国维的音乐教育观26-27
- 三、清末师范学堂音乐教育观的特点27-29
- (一) 强调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27-28
- (二) 以德育为主体的多种音乐教育观并存28-29
- 第三章 民初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观29-38
- 一、民初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制度的确立及“美育”观的实施29-32
- (一) 教育部颁布官方教育宗旨29-30
- (二) 《壬子癸丑学制》30-31
- (三) 《壬戌学制》31-32
- 二、民初教育家的音乐教育观32-36
- (一) 蔡元培的音乐教育观32-33
- (二) 曾志态的音乐教育观33-34
- (三) 萧友梅的音乐教育观34-36
- 三、民初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观的特点36-38
- (一) 美育是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本质36
- (二)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科学化、专业化的特点36-38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观透析38-42
- 一、音乐教育的学科性质与目的发生改变38-39
- 二、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39-40
- 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与科学40-42
- 结论42-44
- 一、学校音乐教育演变的根本动因是社会变革42
- 二、音乐教育观的良好实践离不开教育立法42-43
- 三、建立以审美为核心的多元音乐教育观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马达;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130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130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