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杜丽娜《期望奏鸣曲》的音乐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8 08:10
本文关键词:古柏杜丽娜《期望奏鸣曲》的音乐分析
【摘要】:古柏杜丽娜被认为是自肖斯塔科维奇以后最重要的俄罗斯作曲家。她创作的几部手风琴作品(包括有手风琴独奏曲、手风琴与其它乐器合作的室内乐、手风琴协奏曲)在国际作曲界有很高的评价。新颖的组合会产生新颖的音响色彩,加上现代的作曲手法,这也是世纪下半叶作曲家们的一种成功的探索,而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改变对手风琴的看法(其中包括世界许多著名的作曲家),他们都开始把手风琴当成一件表现力极强的乐器去对待,并逐渐纳入创作中。可以说古柏杜丽娜把手风琴作品的写作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提高了手风琴在乐器家族中的地位,对现代手风琴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就古柏杜丽娜的《期望奏鸣曲》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比较研究法构建了古柏杜丽娜《期望奏鸣曲》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期在古柏杜丽娜的演奏技巧和作曲技巧上有所收获,并能得到《期望奏鸣曲》与创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历史和政治原因之间的关联。 论文的主体共分三个大部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方式,采取理论与手风琴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对古柏杜丽娜的《期望奏鸣曲》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古柏杜丽娜《期望奏鸣曲》作品的背景分析,,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本研究的详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古柏杜丽娜《期望奏鸣曲》作品分析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分析了生活及地域环境方面对作曲家的影响、社会政治背景及其对古柏杜丽娜艺术创作的影响以及古柏杜丽娜审美观的成因与特点,这对研究《期望奏鸣曲》的演奏技巧和作曲技巧做好了铺垫。 第三部分分析了《期望奏鸣曲》作品中演奏技巧和作曲技巧受苏联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最后总结得出了古柏杜丽娜手风琴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社会成因。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红旗;;索菲亚·古拜杜丽娜音乐作品中微分音解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丁冰;;论古拜杜丽娜《Quaternion》的技法特征[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梁红旗;;生活环境是技术风格特征的一面镜子——索菲亚·古拜杜丽娜创作技法形成之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梁红旗;;索菲亚·古拜杜丽娜创作技法中音高复合特征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孟辉;;索菲亚·古柏杜丽娜的巴扬独奏作品——《发自深处》和《期望奏鸣曲》分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谢力昕;古拜杜丽娜的奉献[J];音乐爱好者;2005年06期
7 姜盛林;李佳蓉;;严谨的逻辑思维 灵活的创作技法——对古拜杜丽娜弦乐四重奏创作技法之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1156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15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