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乐与道和——论福建南音的艺术精神

发布时间:2017-11-09 01:14

  本文关键词:乐与道和——论福建南音的艺术精神


  更多相关文章: 南音 和实生物 保合太和 乐与道和


【摘要】:音乐之美在于"和"之律动。南音,作为晋、闽文化融会共通的古老乐种,其记谱法、润腔法、奏唱方式、乐器构制等留存了汉唐以来音乐的诸多特点,其为研究中国音乐提供了许多鲜活而又弥足珍贵的史料。其从统一中寻变化,从变化间求统一,于对立统一中现和谐,时时处处体现了古乐和谐之道。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项目编号:11&ZD1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文化遗产科学管理研究”(项目编号:11YJA760079)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优秀文化资源发掘 传承和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14B03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JB-SK1134)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和谐是人类的恒永追求。“和”字早在中国的甲骨文、金文中已单独出现。许慎《说文解字》和《广雅》均将“和”诠释为和顺、谐和、调和之意。至于和谐之哲学理念,西哲史第一次提出和谐范畴并做论证乃毕达哥拉斯“天体和谐说”。及后,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造成和谐,而不是相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晓音;;论汉魏五言的“古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刘晓千;;让生命没有断点——阮籍生存状态浅析[J];沧桑;2007年04期

4 高智;;“虚静”与六朝隐逸之风[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5 程维;;阮籍咏怀诗中的济世和逃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6 蒋振华;试论道教养生思想对六朝文学思想之娱乐倾向的影响[J];中国道教;2005年02期

7 王晓毅;张湛家世生平与所著《列子注》考[J];东岳论丛;2004年06期

8 刘永涛;;以诗突围与以酒求达——论阮籍诗中无酒的几点原因[J];电影评介;2010年01期

9 陈莹;;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论正始文学的隐秘心态[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7期

10 郑传寅;;论戏曲的地域性及其意义[J];福建艺术;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立平;;宗炳“山水以形媚道”诠释——兼论中国山水诗的兴起[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国文论的情与体[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岩;魏晋南北朝困厄文人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吕玉霞;魏晋时期儒佛道思想互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柳芳;城市与文学[D];苏州大学;2011年

4 聂W,

本文编号:1159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159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4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