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舒曼声乐套曲《克尔纳十二首诗歌》(作品35)的音乐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9 15:06

  本文关键词:舒曼声乐套曲《克尔纳十二首诗歌》(作品35)的音乐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舒曼 声乐套曲 克尔纳十二首诗歌 音乐学分析


【摘要】:艺术歌曲是19世纪西方音乐领域中的重要体裁,德国由于具备各种有利条件促成了艺术歌曲的蓬勃发展,并逐渐奠定了在欧洲艺术歌曲领域的核心地位。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他的创作领域广泛,作品数量丰厚,为世人留下了包括钢琴作品、艺术歌曲、交响乐等多种体裁的大量的优秀作品。舒曼一生中共创作了约300首艺术歌曲,在这一体裁的创作上展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他在这一领域的辉煌成就在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舒曼在艺术歌曲的创作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在钢琴作曲及演奏方面有着扎实的功底,在文学领域也有着很高的造诣,被誉为“诗人音乐家”的称号。舒曼在艺术歌曲的选材上更加细腻、凝练,侧重于人物的心理刻画、对大自然的描写等主题,极具思想深度。他擅长通过音乐表现诗歌的情感,并时常在作品中带有他本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展现出很强的抒情性和浪漫的幻想气质。声乐套曲《克尔纳十二首诗歌》(作品35)是舒曼在他的“歌曲之年”——1840年完成的最后一部声乐套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部套曲的音乐创作与诗歌完美结合,对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作了充分的阐释。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分析该作品的风格特点,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本文按照音乐学分析的方法展开研究。第一章介绍这部套曲的一般情况,包括舒曼的个人生平及创作、克尔纳的生平及创作以及这部套曲的创作背景。第二章论述声乐套曲《克尔纳十二首诗歌》的艺术特点,分别从文学本体及音乐本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文学本体部分对诗歌的主题、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诗歌的结构和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音乐本体部分对这部套曲的旋律、和声、调式调性、曲式结构、钢琴伴奏织体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归纳音乐与诗歌的内在联系,深入探析该套曲的艺术特点。第三章分别从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及舒曼的生存处境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该作品的深度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4;J60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年02期



本文编号:1162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162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6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