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浅探《末日审判》在不同作曲家作品中的引用

发布时间:2017-12-07 08:34

  本文关键词:浅探《末日审判》在不同作曲家作品中的引用


  更多相关文章: 《末日审判》 变奏手法 象征意义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摘要】:《末日审判》是13世纪著名的继叙咏。由开头第一句歌词Dies irae Dies illa,而得名为Dies irae,即《末日审判》。其歌词在浪漫主义时期之前经常被运用到安魂曲中,其曲调自1830年柏辽兹运用在《幻想交响曲》后至今,已有无数位作曲家局部或全部引用在自己的作品中,通常被用以表现死亡或黑暗、恐惧、不祥等象征。 全文共有五个部分:绪论、第一至第三章和结语。绪论部分从选题缘由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这三个方面对本研究的思路进行说明。第一章浅析《末日审判》,试图从它的起源、歌词、旋律、象征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第二、三章均是对《末日审判》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具有代表性作品中的变奏手法运用和运用的对比性进行分析。结语中笔者对于在不同时期,《末日审判》所产生的具有千姿百态艺术效果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俞海;形相似而“神”不同——比较李斯特与圣-桑的《死神之舞》[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年04期

2 史莹;;李斯特《死之舞》的创作灵感[J];大众文艺;2012年21期

3 高嵩;;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诗《死亡岛》悲剧性探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唐晓江;;中世纪继叙咏《愤怒的日子》在世俗音乐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3年17期

5 金荻;;说出自己的语言——简论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音乐风格[J];人民音乐;2010年12期

6 钱雪莲;;音乐作品中死亡主题的意义[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钱亦平;;从《愤怒的日子》看中世纪的词乐结构[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张力;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亡情结[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高嵩;;圣咏《愤怒的日子》的特征与运用[J];枣庄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1261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261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2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