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的分析与演绎
本文关键词: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的分析与演绎 出处:《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绣荷包》作为一首传统的民间小调,其分布范围很广泛,,几乎遍布全中国。本文以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为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从该民歌的旋律分析、调式调性与曲式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乐曲分析;(2)对《绣荷包》的内容内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歌词风格、情感内涵以及地方语言对《绣荷包》的影响;(3)阐述了《绣荷包》这首民歌的演唱风格和演唱心得。 通过分析可看出,即使流传在同一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的《绣荷包》小调,其风格上的差异也是明显的。由于《绣荷包》小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传统性的特点,随着现代人审美观的改变,必然要求实现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这主要是通过用现代不断发展的演唱技法和创作手段.在原始曲调或演唱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或改编,从而赋予传统《绣荷包》以时代的气息和新鲜的活力。同时,《绣荷包》的艺术风格对当代音乐创作及演唱也是一笔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Abstract]:"Embroidery bag", as a traditional folk minor, has a wide range of distribution, almost all over China. This paper takes Shandong Cangshan folk song "embroider pouch"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analysi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folk melody tonality and musical structure of music analysis; (2) to "embroider pouch" content analysis, mainly including the lyrics style, emotional connotation and influence the local language of "embroider pouch"; (3) describes the "embroider pouch" this folk song singing style and singing experience.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妍妍;;鲁南民歌《绣荷包》的地方特色[J];考试周刊;2010年28期
2 姬群;浅说《绣荷包》与女性情愫[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3 刘雅丽;不同地域《绣荷包》的艺术特色[J];中国音乐教育;2005年04期
4 孙佩珊;曹芳芳;;同宗小调歌词研究[J];艺术教育;2008年11期
5 吴修林;民间音乐的一朵奇葩——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的音乐学分析[J];美与时代;2004年03期
6 邢晓芳;陆蓉民歌音乐会办出学术价值一晚“绣”出17个“荷包”[J];北方音乐;2005年02期
7 管云;中国民族音乐与音乐文化的勃兴——以两首《绣荷包》小调之比较为例[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8 洪非;黄梅戏的稀见剧目[J];黄梅戏艺术;1984年03期
9 郑晓玲;;地域文化对音乐的影响——以《绣荷包》为例[J];艺海;2011年05期
10 危瑛;;中国同宗民歌《绣荷包》风格比较研究[J];歌海;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雪飞;;淄河文化语境中的孟姜女传说[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助群;;辽西太平鼓[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3 李剑昌;;探访广东音乐之乡——台山[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林胜利;;泉州民间祈嗣旧俗[A];惠安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5 吴兴德;赵延君;;关于中西音乐传统之差异的初步比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于进;;征筹救国公粮[A];老兵话当年(第三辑)[C];2002年
7 孙崇恩;;论辛弃疾的艳情词[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8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苗笛;;20世纪黑龙江音乐创作启示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10 张燕;;保护发展民歌艺术的功臣——听専恩凤老师唱歌有感[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庆诚;漫话天水小曲[N];天水日报;2005年
2 方文;《音乐之灵》CD出版[N];音乐周报;2003年
3 边云芳;喜乐:黄土地上的舞之魂[N];朔州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贾西平;构筑国家信息化骨架[N];人民日报;2001年
5 本报通讯员 皋利民 杨学成;弥渡“草根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N];大理日报(汉);2009年
6 李银发;弥渡:建设花灯文化名县[N];云南科技报;2009年
7 张振涛;四季歌[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江西省于都县唢呐艺术传承人 刘家盛 本报通讯员 康育生 本报记者 胡晓军 整理;千年“公婆吹”[N];光明日报;2011年
9 傅利民;音韵悠悠 筝魂长留[N];音乐周报;2003年
10 赵立sI;皖东唢呐[N];安徽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超;该拿什么音声“献”给你?[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黎;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的分析与演绎[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2 黄代柯;民歌《绣荷包》的民俗与文化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曹芳芳;论民间小调《绣荷包》的传统艺术风格及其审美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郑玉林;陇东民歌的特征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末;新中国不同时期板胡艺术的特点分析[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6 张欢;民俗视角下的两当民歌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洪娜;临沂民歌风格特征与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岭;歌词隐喻理解对声乐教学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王春红;东北汉族民间小调与乡土因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范红霞;论中国改编民歌的演唱特点[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45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34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