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尧舜故地——明代山西平阳府州县方志纂修的文化现象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8-01-24 00:58

  本文关键词: 明代 山西平阳府 方志 尧舜故地 地方士绅 出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把当地说成"尧舜故地",是明代山西平阳府州县方志纂修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文化现象。但我们不能把方志中的记载仅仅作为既定的结论,而应将其作为可以进一步分析的文本。在晚明民族矛盾激化和皇权专制的双重矛盾中,地处山西平阳府的士大夫之所以非常一致地强调这里是"尧舜故地",一方面是在极力彰显该地域汉民族发源地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他们在专制皇权下极力表达"致君尧舜"的苦盼。这反映了地方士绅在不断变化的国家话语中灵活阐释传统文化,在观念上重塑地方形象和强化地方认同的一种积极努力。
[Abstract]:It is a universal cultural phenomenon to describe the local area as "Yao and Shun's hometown" in the Ming Dynasty. However, we can not only regard the records of the local records as a definite conclusion in the compilation of local records in Pingyang Prefecture, Shanxi Province in the Ming Dynasty. It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text that can be further analyzed. In the du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contradictions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the autocracy of the imperial power, the literati and officials in Pingyang Prefecture of Shanxi Province emphasized that this is the "Yao and Shun land". On the one hand, it is trying to show the orthodox status of the origin of Han nationality in this reg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may be that they express the bitter hope of "to King Yao and Shun" under the autocratic imperial power, which reflects the local gentry's flexible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changing state discourse. A positive effort to reshape local image and strengthen local identity in concept.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知识考古学’方法下的明清以来华北移民发源地研究”(09YJC770046)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一、明代山西平阳府州县方志对地域文化传统的追述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士绅韩廷伟在为《洪洞县志》所作的序言中说:“平阳为尧都故区,山川景物之粹,习尚文华之美,他郡鲜及。”时任知县王业也在县志开篇就说:“洪洞县隶尧封……甲诸三晋,固一方之雄镇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小也;史料·方法·理论: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钟九闹漕”[J];河北学刊;2004年06期

2 任放;;近代市镇研究的方法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薛晓蓉;试论尧舜禹传说与农耕文化的关系[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徐国利;;关于区域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区域史的定义及其区域的界定和选择[J];学术月刊;2007年03期

5 尤李;试析《四库全书》对《契丹国志》的改编[J];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01期

6 刘浦江;;“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扬眉;方法论视野中的“古史辨”派[D];山东大学;2005年

3 郭永秉;楚地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传说时代古帝王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邓联合;庄子“逍遥游”释论[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汪守林;唐代皖南地区的经济开发[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延红;明清学人以纪传体体例对《宋史》的改撰与补修[D];暨南大学;2007年

3 许杨帆;水权与地方社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安正发;皇甫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侯红良;壮汉文化认同与壮族文化品性[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雪颖;;浅谈中国明代歌唱艺术的主要类型[J];青年文学家;2010年15期

2 黄敏学;叶键;;明代宫廷音乐管理体制及其时代特征[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赵春婷;;五本明代藩王琴谱的内在关系及对明代琴学的影响[J];音乐研究;2006年01期

4 ;宁献王制中和琴[J];教师博览;2006年08期

5 王雅晖;;明代古琴曲中历代的珍存[J];大舞台;2010年06期

6 郑锦扬;弦管“指谱”初论——关于记谱体系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罗文;;明代泉州琴师孔希岛活了138岁[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邓尔敬;;对《明代流行的吴地山歌》的一点意见[J];音乐研究;1959年06期

9 王雅晖;;明代虞山派古琴艺术特征探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6期

10 王斌;;明代“古乐”之论对曲论之影响[J];求索;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启星;抚琴当歌 人琴合一[N];信息时报;2000年

2 乔建中;凤阳花鼓[N];音乐周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春婷;明代琴谱集考[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丽丽;明代的乐户[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廖俊宁;明代乐队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58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458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3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