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的新尝试——为《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蜀派历史与现状研究》一书出版而作
本文选题:古琴艺术 切入点:琴乐 出处:《人民音乐》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世纪后半叶的琴学研究领域中,"琴派"一词曾频频出现,自21世纪初起,甚至有了近十篇专门论述"琴派"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琴乐、琴学而言,这应该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中外艺术历史上,某一体裁、品种一旦繁茂兴盛,必然会涌现众多的优秀艺术家,也必然会向四方流播。而在兴盛、流播中,因为受到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地域性的或艺术家个人的风格流派,也就在不断
[Abstract]:In the second half of 20th century, in the field of piano studies, the term "Qin school" was frequently us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1th century, there have even been nearly ten master's 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s devoted to the "piano school". This should be a very natural phenomen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t, once a certain genre of art has flourished and flourished, many outstanding artists will inevitably emerge, and it will certainly flow to all sides. And in prosperity, in streaming broadcasting, because of the nature,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regional or artist individual style school, also is in the unceasing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分类号】:J63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日强;论弹奏古琴的修养(一)[J];乐器;2004年01期
2 彭毅;古琴艺术——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J];档案与建设;2004年06期
3 王今;试论古琴艺术的继承和发展[J];齐鲁艺苑;2004年02期
4 李祥霆;古琴艺术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基础知识之一[J];人民音乐;2004年04期
5 龚一;古琴比赛及其社会化发展[J];人民音乐;2005年06期
6 刘文金;推动古琴艺术的健康发展[J];人民音乐;2005年06期
7 刘德枢;古琴·琴谱·琴师[J];文史杂志;2005年04期
8 王知正;;古琴艺术与儒道精神探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6期
9 柏互玖;陶晓勇;;“首届中国古琴艺术保护论坛”讲演精粹[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谷莉;;浅述唐宋古琴形制演变[J];电影评介;2008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钊;;中国古琴艺术传统的传承、保护与创新[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谢东笑;;习弹古琴——现代都市人的修身养性之道[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古琴:孤芳已难自赏[N];中国质量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王嘉;白天敲键盘 夜晚弹古琴[N];成都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臻青;古琴艺术为何在连觅得众多知音[N];辽宁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袁柳 (源流);古琴在无锡的“热”与“冷”[N];无锡日报;2009年
5 张蕾 陈赫奕 周皓 董艳艳;“古琴热”在加温[N];音乐周报;2010年
6 陈亚萍;博物馆古琴活化收藏与保护[N];中国文物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钱静华;朱必清:一音阁里斫古琴[N];常州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王嘉;千年古琴奏大雅 高山流水有知音[N];成都日报;2011年
9 实习生 陈磊夫 记者 伍斌;当代古琴:曲高还是价高[N];解放日报;2012年
10 《中国民乐》执行副总编 刁艳;古琴当从“热度”走向“深度”[N];中国艺术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张斌;宋代的古琴文化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司冰琳;中国古代琴僧及其琴学贡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珩;论“和”在古琴艺术中的审美体现[D];河南大学;2010年
2 谭水清;意韵—古琴艺术表现之精髓[D];吉林艺术学院;2007年
3 许珩哲;古琴艺术与当代受众的对接研究与思考[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4 陆长超;“斫木求音”[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丹;元韵天真 古调犹存[D];河北大学;2011年
6 李妮莱;蜀派古琴艺术探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马妍;古琴纳入高师公共选修课可行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程澄;古琴艺术传统传承方式与学院教学之比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9 吴e,
本文编号:1635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63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