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延伸、创新及超越——中国作品中的现代音乐复调技法
本文选题:中国现代音乐 切入点:作曲家 出处:《音乐研究》2011年06期
【摘要】:正20世纪是探索创新的世纪,淡化共性是20世纪艺术领域的共同特点。众多作曲家在承递了音乐传统精华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创新。他们不断在寻找新的语汇和技法,追求多元化与个性化风格,探索新颖独特的音乐语言。各种风格和音
[Abstract]:The 20th century is a century of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the desalination of generality is the common feature in the art field of the 20th century. Many composers have handed over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music at the same time, Innovating in different ways in different degrees. They are constantly looking for new words and techniques, pursuing diversified and individualized styles, exploring new and unique musical languages, and various styles and sound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引入审美觉知机制的音乐创造性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实现”(项目批准文号60975076)成果之一
【分类号】:J6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孟东;二十世纪帕萨卡里亚代表作品概述(三)[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陈铭志,林华;朱践耳音乐作品中的复调技巧运用[J];中国音乐学;199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2 叶国辉;库塔克的音乐创作及其观念[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3 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0年
4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5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琼;陈铭志钢琴复调作品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莉莉;复调技法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小龙;里盖蒂西方时期的复调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4 檀革胜;普罗科菲耶夫对传统复调思维的继承和突破[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万朝红;里盖蒂的《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其演奏要点[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6 缪薇薇;论利盖蒂中后期作品中音高组织方式及其功能[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王茕;从布鲁克纳《f小调第三弥撒曲》看复调音乐与宗教音乐关系[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王玮莲;对陈怡《第三交响曲—我的美国音乐之旅》的作品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9 孙晓烨;谢德林《复调手册》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
10 张尧;本特松《平均律钢琴曲集》复调技法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吉提;关注中国现代音乐中的民族风格技术[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相西源;色彩斑斓的中国现代音乐——散谈天津“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室内乐新作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钱仁平;;第一届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年会综述[J];人民音乐;2006年03期
4 史小华;;现代音乐同文学交融与创新价值分析[J];飞天;2009年16期
5 丁延哲;;论中国现代音乐作品中的“灾难叙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6 马莉;;钢琴:现代音乐的实验场[J];人民音乐;2010年06期
7 陈冰冰;;浅谈中国现代音乐的风格与特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3期
8 舒莉;;浅论中国当代作曲家在作品中对“民族性”的追求[J];中国音乐;2010年03期
9 李吉提;;音乐分析趣谈系列(之八)[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简讯[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歆;;传统与现代的流变,民间与专业的交融——对芬兰当代作曲家诺根和其《第二堪特雷琴协奏曲》的研究与分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王丹丹;;音乐欣赏课在高等专业音乐学院的定位和特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5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齐海东;;我是怎样讲授《交响乐欣赏》课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锐;;乐中画 画中音——为美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次提高音乐鉴赏力的音乐欣赏讲座[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甘璧华;;21世纪中国“传统和声教学”的问题与应对[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林华;;复调感的获得[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恩智;“流行音乐的前景很可观”[N];辽宁日报;2000年
2 吴名辉;海南作曲家陈元浦的黎山绝唱[N];海南日报;2008年
3 邢晓芳;中国元素“新鲜”再现[N];文汇报;2008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董大汗;深沉的爱恋 无限的思念[N];中国艺术报;2009年
5 钱仁平;请老外写中国出“洋相”[N];音乐周报;2009年
6 朱践耳;音乐乃心灵之声[N];文汇报;2003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葛江;让成长之路更宽畅[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郑丽虹;深圳要成音乐孵化基地[N];深圳特区报;2009年
9 记者 郑舒 吕路阳;吴雁泽等乐坛大腕出任评委[N];福州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紫茵;三个关键词解读多元化[N];音乐周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春福;罗忠昒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2 郭鸣;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3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8 肖武雄;频谱音乐的组织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9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10 卢璐;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炜;爵士乐的发展及中国现代音乐中的爵士元素[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龚舒婷;中国现代音乐语境中的戏曲元素[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尚洪刚;一位用交响乐思考历史的音乐家—王西麟和他的交响乐创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黎丽;建国后十七年中国钢琴代表作品及特点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娅莉;法国20世纪作曲家DUTILLEUX HENRI音乐创作与钢琴作品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6 何青;“末日”所昭示的未来和永世[D];天津音乐学院;1998年
7 余鹏;天风海雨追乐魂[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8 马辉;论数字音乐作曲[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许雪花;作曲家崔三明音乐思想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10 黄磊;微分音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676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67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