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解读:方法论范式再议

发布时间:2018-04-22 23:20

  本文选题:音乐人类学 + 音乐社会学 ; 参考:《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摘要】:如何观察和解读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音乐学术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运用语言分析的角度,进而通过具体研究例证思考和论述了"音乐在文化中"、"音乐作为文化"和"音乐即是文化"这三种不同表述方式所蕴含的深层差别。作者认为,上述三种表述方式实际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论范式,在观察和解读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时所采用的方法论策略有明显不同,但均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应该在研究实践中形成相互平行、彼此支撑的局面。
[Abstract]:How to observe and 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music science. This article first uses the language analysis angle, then through the concrete research example ponders and discusses "music in the culture", "the music as the culture" and "the music is the culture" the three kinds of different expressions which contain the deep difference.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above three expressions have actually formed three different methodological paradigms, and the methodological strategies used in observ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culture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but they are all feasible and effective. Should form in the research practice mutually parallel, mutually supports each other the situ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基金】: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e05011 上海音乐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洛秦;;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洛秦;;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海燕;;构建以母语音乐为基础的音乐教育课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2 林媛媛;;同构与交融、嬗变与发展——试论闽南音乐、台湾客家音乐文化的异同[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3 何巍;;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音乐教育研究[J];大舞台;2012年03期

4 支运波;;花鼓灯的美学阐释与文化理解[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何巍;;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音乐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2期

6 张应华;谢嘉幸;;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相关的语境的探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杨洁;;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音乐研究现状综述[J];考试周刊;2009年31期

8 洛秦;;称民族音乐学,还是音乐人类学——论学科认识中的译名问题及其“解决”与选择[J];音乐研究;2010年03期

9 洛秦;;音乐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楷模、学术的世界眼光与中国经验结合的榜样——庆贺《民族音乐学概论》增订版出版暨伍国栋教授南京艺术学院从教10周年[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年02期

10 洛秦;;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文集之序[J];人民音乐;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艳;从“门图”到“搭班”:上海民俗音乐传统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婷;实地考察在中国民族音乐学界的运用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2 万双午;万载得胜鼓在仪式中的音乐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文文;齐鲁文化背景下山东成人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宇;;等你在未来的街头 《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读后[J];博览群书;2002年04期

2 修海林;一部来之于实地考察、开拓性的学术成果——一评洛秦的《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杨明辉;;吉庆街街头音乐活动调查报告[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4 乔建中;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二胡艺术百年观[J];音乐研究;2000年01期

5 韩锺恩;一个事象,一种眼光:之所以敞开,以至于透亮——读解《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并及其他[J];音乐研究;2002年01期

6 林媛;评《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J];音乐研究;2005年02期

7 乔建中;20世纪中国音乐学的一个里程碑──新解杨荫浏先生“实践─采集”的学术思想[J];人民音乐;1999年11期

8 刘再生;走下神坛的音乐——《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读后感[J];人民音乐;2002年07期

9 汤亚汀;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概述[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洛秦;城市音乐文化与音乐产业化[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家布鲁诺·内特尔的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想[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任吉祥;试论群众音乐社会学的对象[J];人民音乐;1992年08期

3 卡登撰,金经言;关于音乐社会学的学科理论问题(下)[J];中国音乐学;2000年03期

4 熊晓辉;;走向音乐人类学的批评——城市音乐人类学价值取向、范式及其理论意义研究[J];人民音乐;2008年02期

5 熊晓辉;;论梅里亚姆“文化中的音乐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年03期

6 吴剑铭;;关于音乐社会学的谈话[J];音乐世界;1986年09期

7 金经言;捷克和斯洛伐克的音乐社会学研究概要[J];中国音乐学;1998年01期

8 管建华;后现代人类学与音乐人类学[J];中国音乐;2004年04期

9 罗传开;音乐社会学[J];音乐研究;1981年04期

10 熊晓辉;;对当代音乐人类学发展的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周用恒;周怡;周佳;何金菊;周跃明;赵灵;王荣;聂翠花;蔡得祥;王海燕;杜立新;刘中;董敏华;庄淑荣;郭秀英;;四论给精神病医院插上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社会学的翅膀[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周用桓;周佳;周怡;魏勇;彭习呈;魏琛;;论医患和谐是精神病医院管理的灵魂[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3 谢滨妃;;从巴洛克时期到后期浪漫派的作品看调性语言的发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罗关兴;何平;;攀西热区芒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蒋利媛;王明旭;向光锋;颜立红;刘玮;;郁金香在长沙地区的生长发育研究[A];2010中国球根花卉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6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7 苗笛;;维也纳音乐文化给哈尔滨音乐的启示与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晓辉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国音乐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李瑾 综合编译;2009奥地利用海顿年促销旅游[N];音乐周报;2009年

3 任立;2009“海顿年” 奥地利赚大了[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省种子公司提供;“海顿”芒果[N];四川科技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紫茵;中国爱乐举办纪念海顿首场音乐会[N];音乐周报;2009年

6 刘雪枫;海顿的头盖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北京海顿新科技术有限公司[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8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严锋;作曲家海顿二百年祭[N];文汇报;2009年

9 焦波;维也纳河畔的“月亮世界”[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徐尧;三个人的海顿 两个人的舒曼[N];音乐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筱铮;施尼特凯室内乐作品中的复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5 杨婧;作曲家个人风格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爱华;“中柱之歌”——丙中洛阿怒人“可汝”歌舞的音乐人类学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2 金华;浅析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冀黎;海顿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研究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陈甜;浅析海顿两首大提琴协奏曲创作技法的对比与演奏诠释[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5 蔡麟;论海顿音乐中的喜剧性——以海顿弦乐四重奏为例证[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6 吴瑕;从《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看炫技性[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7 冯文倩;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奏[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杜雅琴;论海顿《D大调钢琴协奏曲》的艺术特色[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邢楠楠;海顿《D大调钢琴奏鸣曲》(Op.37)创作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严琦;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789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789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5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