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勃拉姆斯艺术歌曲不同创作时期美学特征
本文选题:勃拉姆斯 + 艺术歌曲 ; 参考:《音乐创作》2015年05期
【摘要】:勃拉姆斯(1833-1897)生于德国汉堡,德奥古典作曲大师最后一人。在其一生的音乐创作中,艺术歌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舒伯特、舒曼的音乐创作传统,同时又将德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带入新的阶段。勃拉姆斯艺术歌曲创作生涯按创作时间可分成早、中、晚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各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通过对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进行分析,以提高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与诠释。
[Abstract]:Brahms, 1833-1897) was born in Hamburg, Germany, the last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composers. In his life of music creation, art song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He inherited Schubert Schumann's tradition of music creation and brought German art songs to a new stage. Brahms' artistic songwriting care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early, middle and late. Each period has its own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nger's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k.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一系;
【基金】:四川音乐学院院级青年项目:勃拉姆斯艺术歌曲不同创作时期的美学特征研究(项目编号:CY2014135)成果
【分类号】:J6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海红;;勃拉姆斯《摇篮曲》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2 董茉;;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创作及风格特点[J];大舞台;2010年06期
3 黄桂瑜;蒋燮;;勃拉姆斯《四首严肃的歌》的音乐学分析[J];歌海;2013年06期
4 闫浩;;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J];大舞台;2015年05期
5 卓娜;;论勃拉姆斯《林中恬静》的艺术特征[J];黄河之声;2008年04期
6 张敏;;舒曼与勃拉姆斯艺术歌曲比较研究[J];黄河之声;2010年2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卉;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博文;勃拉姆斯及其《第一交响曲》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贾伟亚;勃拉姆斯艺术歌曲演唱探析[D];河南大学;2007年
4 全舜玲;勃拉姆斯《四首严肃的歌》浅析[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吴燕莉;帕格尼尼《第24首随想曲》三部改编曲的差异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晖;勃拉姆斯《玛格洛纳浪漫曲集》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王明怡;勃拉姆斯《玛格洛纳浪漫曲集》(Op.33)的和声语言及技法特征[D];燕山大学;2012年
8 陈燕丽;勃拉姆斯声乐套曲《吉普赛之歌》的演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邓芸芸;探析勃拉姆斯艺术歌曲中的悲剧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高明翰;浪漫主义时期德奥艺术歌曲与俄罗斯浪漫曲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普荣;;中国二三十年代的艺术歌曲[J];音乐天地;2007年10期
2 韩海玲;;浅谈莫扎特艺术歌曲的特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3 严锦红;;浅析歌剧与艺术歌曲之间的差异[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4 宋春婷;;艺术歌曲的起源与思考[J];艺海;2009年07期
5 刘也愚;;试论艺术歌曲在我国的概念误识 艺术歌曲在我国需要进一步澄清的几个问题及思考[J];音乐创作;2011年06期
6 张佳林;;艺术歌曲在中国[J];歌唱艺术;2012年02期
7 金楠;;中国电影中艺术歌曲的审美体现分析[J];芒种;2013年06期
8 王钧;;论法语艺术歌曲的发展[J];青春岁月;2013年07期
9 许春蓉;;艺术歌曲——音乐与文学的完美搭档[J];芒种;2013年16期
10 孙玉文;日本艺术歌曲漫谈[J];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田晓宝;王冬;;浅谈福列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宁希;普及艺术歌曲[N];安徽日报;2000年
2 和平;让艺术歌曲走进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吴铭;艺术歌曲呼唤新“经典”[N];中国文化报;2002年
4 于平;让“艺术歌曲”走向“群众歌咏”[N];光明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刘琼;艺术歌曲比赛试出真金[N];人民日报;2000年
6 萧冷;艺术歌曲漫谈[N];音乐周报;2004年
7 姚红卫;“艺术歌曲”称谓应规范[N];音乐周报;2007年
8 潘丽君;法国艺术歌曲及演唱要义(上)[N];音乐周报;2008年
9 徐涟;为普及艺术歌曲尽力[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赵宇清 杨宁舒;艺术歌曲赛事正酣 评委看台坐论短长[N];黑龙江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帆;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论略[D];山东大学;2008年
2 严炯;苏夏艺术歌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蘧得芳;试论沃尔夫艺术歌曲的艺术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欣;融合与变迁:内蒙古地区艺术歌曲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拴玲;歌剧与艺术歌曲特征的比较分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6 李翠萍;二十世纪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学蕴涵[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唐悦;艺术歌曲钢琴部分写作手法类型初探[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丽萍;青主艺术歌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俊;艺术歌曲的和声因素及其演唱把握[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宫妮;论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演唱与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16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91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