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与其交响曲的共性研究
[Abstract]:In general, Beethoven's piano sonatas were created before his symphonies, and the expressive techniques of the "heroic"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mentioned in the paper were also developed by piano sonatas, and then they were further concentrated in the symphonies. A complete display. The commonness of their performance techniques is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seven points: first, the use of motivation; second, the use of triad; third,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dynamics; fourth, the continuation of monophonic or single chord; 5, the introduction of scherzo; and (6) the introduction of scherzo. The use of segmentation rhythm; seven, the use of fugue section.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
【基金】:福州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项目《文化语境中的中西方钢琴艺术》
【分类号】:J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苏澜深;波利尼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J];钢琴艺术;1997年02期
2 朱雅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上)[J];钢琴艺术;2002年10期
3 于润洋;关于西方音乐特征的历史透视和反思[J];人民音乐;1998年08期
4 H.里曼,缪天瑞,冯长春;音乐美学基础(中)[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汝佳;尹铁超;;诗歌与乐曲之节奏美研究[J];成人教育;2009年05期
2 杨妙;黄承承;梁欢;;钢琴乐句的划分及演奏中的处理[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1期
3 岳燕;;论读谱与哼唱在钢琴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S1期
4 李京红;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林颖;;探析声乐艺术情感论的实践主体及其关系[J];歌海;2009年01期
6 周洁;;浅谈歌唱的情感表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8期
7 何虑;熊旭;;影视音乐简论及个案分析[J];电影文学;2009年17期
8 李吴萍;;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风格初探[J];大众文艺;2009年24期
9 钱陈翔;;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青春心理保健与治疗研究[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10 袁东辉;;在交谊舞中培养青年人的素质修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玮;;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Bennett Reimer与David J.Elliott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拂晓;期待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2 资利萍;感性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洪;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李东宾;词体语言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凌宪初;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音乐伦理的精神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佳;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9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10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莉;“体系即历史”——达尔豪斯音乐美学治学观蠡测[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2 李曼;改革开放30年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毕晓明;蒙古族摇篮曲艺术形态美学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倪甜甜;新课改视野下影响中学音乐课程目标实现要素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5 徐进;论音乐情感的表达与体验ki[D];山东大学;2009年
6 宋艳玲;社区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林蓁蓁;贝多芬《第31首钢琴奏鸣曲》(作品110号)的哲理性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陶远;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的分析与个案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9 杜庆岩;高职医专护理专业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静;方文山“中国风”词作的形式和情感特点[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懂音乐[J];意林(少年版);2010年02期
2 王地;;不挨打的琴童[J];小演奏家;2010年01期
3 张梅;;贝多芬的主旋律[J];教育文汇;2010年01期
4 钟臻;;交响乐《命运》尾声分析[J];青年科学;2010年02期
5 何宗华;;《浏阳河》原曲作者唐璧光的命运变奏[J];名人传记(上半月);2010年02期
6 章绍同;;徘徊中的交响[J];福建艺术;2010年01期
7 袁晖;;交融与升华——马勒《第三交响曲》与艺术歌曲的关联[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年01期
8 赖登明;;郭祖荣交响曲创作评述[J];三明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阿计;;听,音乐如何战胜强权[J];民主与法制;2010年06期
10 潘姝苗;;谁该示弱[J];百姓生活;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滨妃;;从巴洛克时期到后期浪漫派的作品看调性语言的发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罗娱;;从终止式看不同时期和声语言的特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蔡松琦;;语言与和声交融的教学实践及其他[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田艺苗;;试论复调公共课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陈冬娥;;平实中见灵动 差异中显和谐——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常态课的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杨玲;;幼儿园音乐欣赏多元化教学的尝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7 李斌;曲维光;陈小荷;;名词转喻的自动理解[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8 白桦;;文学与人生——讲不完的故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9 杨玲;;幼儿园音乐欣赏多元化教学的尝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王尊林;;从心出发,以情致胜——班主任工作浅谈[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国辉 赵建泓 本报特约记者 李祥君;协力弹奏交响曲[N];解放军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立元;民乐创新向何处[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贺佳;共奏融城交响曲[N];湖南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淼;尤泓斐的高雅艺术普及之旅[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贺佳;共奏融城交响曲[N];湖南日报;2011年
6 刘国辉 赵建泓 本报特约记者 李祥君;协力弹奏交响曲[N];解放军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立元;民乐创新向何处[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王琦;奏响电网建设交响曲[N];国家电网报;2011年
9 记者 江珍妮;肖邦可能患有癫痫[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孟东风 童欣;莲湖区人社局奏响创先争优交响曲[N];西安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晶;肖斯塔科维奇晚期弦乐四重奏音乐语言与结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孙欣;克利姆特绘画的心理因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曹莹;傅雷文艺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君;莫扎特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刘洪;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7 徐大慰;影像、性别与革命意识形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汪涛;他律音乐美学探微[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9 郭鸣;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10 丁好;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倩如;对我国小提琴演奏比赛发展状况的观察与思考[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2 涂韫冰;佐罗塔耶夫《帕蒂塔一号》演奏初探[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3 黄晓萌;肖斯塔科维奇《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研究与演奏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4 齐雪峰;对肖斯塔科维奇青年时期创作的探索[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5 王婷;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分析及演唱提示[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6 黄小倩;从莫扎特《安魂曲》看古典主义时期的合唱[D];西南大学;2010年
7 郭阳;C·P·E·巴赫键盘奏鸣曲装饰音的音乐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8 王达;东北沦陷时期的音乐现状及其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赵竹影;欧洲古典音乐创作人才创新规律及其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文韬;贝多芬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色与精神境界[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65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16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