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夏乐《大夏》与《九夏》论考

发布时间:2018-08-05 11:15
【摘要】:《大夏》、《九夏》是夏代最重要的乐歌,它们不仅名称不同,内容更有质的区别。《大夏》是为了歌颂大禹功德而编制的大型乐舞,《九夏》则是周人挑选夏人遗留下来的乐歌而重新编定、命名的一组综合性乐歌。《大夏》、《九夏》原本都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它们产生的基础是诗歌,然后加以配乐、编舞。至周代,《大夏》仍然是周人最重要的乐舞之一,其歌诗内容不详;《九夏》诸乐曲还用于周人的各种礼事活动当中,而其歌诗也渐渐退至幕后,乐曲则成了周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乐歌成了用于节制步伐的礼乐。
[Abstract]:"Great summer >, < nine summer > is the most important music song of the Xia Dynasty. They are not only different in name, but also in quality." summer "is a large music and dance compiled to sing the merits of Yu." nine summer > "is a group of music songs that Zhou people chose from the summer people, and a group of comprehensive music. < summer >, < nine summer > was originally a poem, music, dance three. In one and one, they produce the basis of poetry, and then play the music and dance. To Zhou Dai, the great summer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usic and dances of the Zhou people. The poetry of the songs is not detailed; "nine summer >" music is also used in the various ceremonies of the Zhou people, and the Song poetry has gradually returned to the curtain, and the music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Zhou Dynasty. The music song has become a rite for the pace of control.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子初;先秦《大夏》《九夏》乐辩[J];音乐研究;1986年01期

2 韩高年;;《大夏》钩沉[J];文献;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周颖;;漫说三国人物之“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9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5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7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卫民;;汉长安城植被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10 张峰;;汉画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叶舒宪;《山海经》与禹、益神话[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2 李学勤;《世俘》篇研究[J];史学月刊;198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保志宁;王伯群生平[J];文史天地;1996年02期

2 李广洁;;齐桓公西伐“大夏”考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3 杨鲁安;;“大夏真兴”钱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S2期

4 陈庆坤;;礼乐之道“和”为美 政治人伦“节”为用——评《周代礼乐文化研究》[J];理论界;2006年02期

5 徐洪兴;;二程论“仁”和“礼乐”[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任会平;;谈周代礼乐制度影响下的孔子音乐思想[J];作家;2008年24期

7 蒋孔阳;谈谈先秦时代的“礼乐”制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8 陶喻之;张骞“不能得月氏要领”新解[J];西域研究;1994年04期

9 王秀臣;“三礼”雅乐的艺术构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王星明;李华华;;探析孔子的通达——以《论语》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绍泉;;郑和未使菲律宾说质疑[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2 张强;;《孔子诗论》与《鲁诗》考论[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3 杜维善;霍宏伟;;贵霜王朝波调一世几种金币质疑[A];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刊[C];2004年

4 韦庆远;;试论李东阳[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5 季羡林;;佛教传入龟兹和焉耆的道路和时间[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6 郗荣庭;;关于我国核桃起源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果树学会第七届、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1981年

7 周伟权;;略论兴庆府在西夏建国史上的历史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8 王尚义;谢鸿喜;王杰瑜;;关于晋阳古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薛瑞泽;;先秦秦汉以太原为中心的交通线路[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纪宗安;;试论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泽民;礼乐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N];甘肃日报;2009年

2 均衡;平板彩电未来之争开战[N];国际商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尹始学 马秀梅 通讯员 金永成;大夏河畔谱新篇[N];民族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朝霞;大夏河畔的笑声[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1年

5 侯健美 童曙泉;《大夏寻踪》今展国博[N];北京日报;2004年

6 马龙 罗玉珍;炳灵大夏巨龙首次亮相日本[N];民族日报;2011年

7 和颖;北京图书大夏刮起“哈利·波特旋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彭建东;市民擅自注册“大夏”域名被判侵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9 毛辉成;爱撒大夏河畔[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1年

10 涛声;物大于心不如心大于物[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友华;先秦大型组合编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吴洪琳;大夏国史[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永;中国音乐史学的近代转型[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柏互玖;大曲的演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5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6 付传;西周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郭威;曲子的发生学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胡红伟;“名”的追寻[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9 任飞;唐代太常、教坊乐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斌;明朝禁戏政策与明代戏剧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爱叔;刘大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詹璐;音乐史与建构:《吕氏春秋》与《汉书·礼乐志》的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城;越地乐器明器—瓷制句擟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4 侯川;山东出土东周诸侯国乐器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5 程燕青;中国文学中美女描写模式及其文化考源[D];山西大学;2003年

6 刘健婷;从《礼记》阐述的音乐形式论周代社会的政治内涵[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璐;西周饮食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沈sメ,

本文编号:2165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165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8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