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招生选材关乎教学成败——二论金铁霖教授的声乐教学艺术

发布时间:2018-08-07 22:02
【摘要】:金铁霖教授在长达五十多年的声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出了难以数计的歌唱人才。实践证明:人才的培养,应当遵循人才选拔培养的客观规律。金铁霖教授在招生选材中所坚持的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标准,既是他声乐教学的奠基工程,也是民族声乐日常教学、学期考试和比赛评分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制定,源自对于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优秀传统的继承,满足了新时代人们对于声乐艺术的审美需求。
[Abstract]:Professor Jin Tielin has trained countless singers in his vocal music teaching activities for more than 50 year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should follow the objective law of talent selection and training. Professor Jin Tielin's adherence to the standards of sound, emotion, character, taste, table, support, and elephant in the selection of students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project for his vocal music teaching, but also the standard for the daily teaching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the term examination and the competition sc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standard is derived from the inheritance of the fine tradition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singing art, and meets the aesthetic needs of people in the new era for vocal music art.
【作者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中国声乐教研中心;
【分类号】:J6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凌;从郭兰英等人的歌唱谈起[J];人民音乐;1977年05期

2 倪赛力;;为了两任总理的嘱托——抓住机遇,促进民族音乐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J];中国音乐;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新华;从舞台特性看《桃花扇》之失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李征兵;;“无声不歌,无动不舞”——齐如山戏曲艺术构成论[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陈彩玲;论古代戏曲导演理论“形神兼备”的审美法则[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4 李慧;存在就是合理——案头剧之评议[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陈维昭;王国维戏曲研究与现代学术范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郭克俭;;也谈声乐比赛中“唱法”的界定及其划分[J];歌唱艺术;2011年02期

7 郑荣馨;;论语言表现风格类型的划界标准[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8 李志鹏;;西秦地方戏曲是关陇方言的缩影[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9 邱美琼,胡建次;明清戏曲批评视野中的“趣”[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门岿;关于评价元代诗歌的若干问题——兼与徐子方先生商榷[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珂;;欧阳予倩与他的“红楼戏”——兼评其戏曲剧本创作和演剧艺术特色[A];欧阳予倩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C];2009年

2 王雪;;论传统戏曲“戏剧性”的美学特质[A];江苏省美学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胜江;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俊霞;办公室的戏剧呈现[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3 储著炎;晚明戏曲主情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黄义枢;清代节烈戏曲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王燕飞;《牡丹亭》的传播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7 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孙红侠;二人转戏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陈军;文类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10 甄炜旎;《元刊杂剧三十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斓;教化与审美[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广生;中学语文戏剧文本教学去戏剧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敏;臧懋循曲学观探微[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李玲玲;论先秦两汉诗歌的表演性[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冬冬;中国民族声乐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文化贡献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6 都本玲;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徐帅;乔吉心态、散曲作品及理论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李杏丽;论《金批西厢》的戏剧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甘浦;姚燮与戏曲[D];广州大学;2007年

10 庞瑞东;李渔《闲情偶寄》之曲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砚晰;;金铁霖说:唐彩媚是广西很有前途的歌手[J];歌海;2002年02期

2 王建柱;;金铁霖:让世界到处都有中国的声音[J];中国人才;2006年19期

3 王雪敏;;金铁霖:歌者之师[J];教育与职业;2008年34期

4 王群英;;解读金铁霖“启发式感觉教学”[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艾舒;;金铁霖声乐教学课堂实录[J];歌唱艺术;2011年02期

6 王群英;;金铁霖“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本原性分析[J];音乐创作;2012年06期

7 周咏;;深刻理解 精细解读——《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读后[J];人民音乐;2013年07期

8 李文军;;金铁霖声乐教学理论中的“支点”问题解读[J];中国音乐;2013年02期

9 吉国强;;论金铁霖教授声乐第一课心理学之用法[J];音乐大观;2013年02期

10 向阳;金铁霖:打造大北京文化[J];北京纪事;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金铁霖简介[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林;金铁霖谈广西民歌[N];广西日报;2003年

2 王建柱;金铁霖的音乐人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3 记者 李韵;金铁霖师徒共迎“桃李芬芳的季节”[N];光明日报;2008年

4 记者 刘淼;金铁霖学生音乐会桃李芬芳[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王建柱;金铁霖:培养人民歌唱家[N];安徽日报;2006年

6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杨春 实习生 戴莲;“文化商业结合太深 一些资源被垄断”[N];南方日报;2012年

7 记者 罗进贵;中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精品可圈可点[N];宁夏日报;2009年

8 邓道理;《阿妹出嫁》公开出版[N];张家界日报;2007年

9 国音;金铁霖眼中的赵云红[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丁涛;贵州出歌手 歌手在贵州[N];贵阳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祖英;我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田云霞;浅议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何鹏飞;从“小黑板”谈金铁霖教授的声乐教学艺术[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3 江芳平;《金铁霖声乐教学曲选(第一集)》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克永;论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特点及其贡献[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71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171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4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