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四副面孔
[Abstract]:What is music? The simplest answer is that music is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However, there are many forms of human expression, not all expressions are music. Some people think that music has nothing to do with emotion, it's just the movement of musical sounds. The emotion we show when listening to music is just what the music evokes, not what the music itself has. Musicians are not necessarily experiencing happiness when they write or play a happy tune. We can realize happiness through music, not necessarily experience it. Music evokes emotion. Only a few experts ask for knowledge of the form and emotional nature of music. Most listeners simply enjoy the music in progress without memorizing the beginning or guessing the end. Music may be the sound that is ringing. These are the four faces of music described by theorists so far, which constitute the artistic philosophy of the 20th centur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
【分类号】:J6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燕迪;;音乐的分析哲学:评彼得·基维的《音乐哲学导论:一家之言》[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彭锋;孟子论牛羊之别新解[J];孔子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德勇;论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的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沈跃春;冯友兰对“大全”悖论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刘静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从冯友兰到张岱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郭淑新;神秘主义:一种哲学的“境界”和“方法”——论冯友兰对神秘主义的诠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谢树放;;试谈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王成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刍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刘刚;;诠释论视阈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余秉颐;;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核心理念[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9 张晓峰;;浅谈人性论对先秦法律思想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郭承波;;浅论建筑设计中的韵律美[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如松;;3000年来的中国人类生态观[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2 孙烨;;“天”与“神”——从宗教的根源比较中国与古希腊文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张静互;;孟子“礼”概念的三重含义——作为“门”、“心”、“人伦”的“礼”与其教育内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史晓宇;;浅议《论语》对党员干部素养的启示[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苗天德;;王徵(1571—1644)——机械发明家,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历史上著书介绍西方力学的第一人[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马作武;;孔子杀少正卯考论[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陈方刘;;论推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中国化[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张琳;;无意识传承与有意识改造——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及其哲学思想的影响[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9 石玉亭;曹闻民;;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传统文化基础[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何晓明;;学术理路与史学生态[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7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华;《洪范》与先秦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彬;舞龙快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谷李炜;包装设计中书法应用之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周广福;张载道德境界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超;当前我国考试舞弊现象社会透视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侯圣洁;自由飞翔的灵魂[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薛红亮;和谐社会人的发展的主体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燕迪;;论达尔豪斯音乐美学观的历史维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H.G.梅勒;冯友兰新理学与新儒家的哲学定位[J];哲学研究;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自明;亚洲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印度、中国、菲律宾音乐现状的比较研究一[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宋瑾;后殖民批评语境中的音乐发展观[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阿多诺·辛普森,李强;论流行音乐(上)[J];视听界;2005年03期
4 何晓兵;;音乐艺术的文化属性——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分析(之三)[J];中国音乐;2007年04期
5 王新;;马丁·路德的音乐价值观及其历史意义[J];音乐研究;2009年05期
6 杰夫·泰顿;张伯瑜;王先艳;;音乐及其可持续性[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瞿小松;;音乐纵横——我所希望并能给予的[J];人民音乐;2010年10期
8 何婷婷;;阿昌族音乐现状调查[J];音乐创作;2013年02期
9 吕骥;;音乐科学研究工作必须随着社会主义音乐艺术向前跃进![J];音乐研究;1958年03期
10 联抗;也要按图索骥[J];人民音乐;196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沙尔萨音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3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4 吴兴德;赵延君;;关于中西音乐传统之差异的初步比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音乐引言[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6 闫路迅;;宝鸡察^衾諿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王珉;;美国印第安人音乐的“印第安融合主义”和“泛印第安主义”[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8 宋湛江;;承德寺庙音乐的六大流派[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阎戈;音乐与乐感[N];福建日报;2001年
2 梁雷;借音乐提问[N];音乐周报;2001年
3 章红艳;坚守传统音乐的信念和品质[N];文艺报;2011年
4 记者 孙行之 见习记者 邱妍;中国音乐走出去之惑[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肖静芳;国内外专家为音乐多样性“会诊”[N];中国民族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申志远;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N];哈尔滨日报;2006年
7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董鸿扬;音乐,足以感动人的善心[N];哈尔滨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谭湘竹;建人才摇篮 聚音乐知音[N];黑龙江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斯敏 尕玛多吉 本报通讯员 王力可;藏地音乐:期待“明天会更好”[N];光明日报;2012年
10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嘉言;如何面对古典音乐传统?[N];文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田耀农;陕北礼俗音乐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2 朱宁宁;英美实验音乐:1950-1970年代[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3 杨琼;论近代漠南蒙汉移民音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吴艳;从“门图”到“搭班”:上海民俗音乐传统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孟;都市的音乐时光[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毛羿力;《音乐的文化研究》译文及书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臧权华;音乐期刊的受众定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阿迪娜·亚克甫;北京维吾尔音乐人的演艺生活与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董晶;论流行音乐世俗转向的原因及合理性[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曼;“语言尽头”的中国文人音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彭玮;春秋战国时音乐生产概况[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吕彬;湘西南会同县苗寨村音乐生活模式考察报告[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9 张梁;19-20世纪中叶捷克音乐的社会学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
10 邱健;结构与反结构的音乐诗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17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1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