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步虚子》的中国起源
[Abstract]:Buxuzi is probably the longest and most widely circulated piece of music in human history. It was born in the three Kingdoms of China and was introduced to Korea in four years (1114) during the reign of Huizong in Song Dynasty, and remains in Korea until now. It also exists in various forms of Taoist music in various parts of China. According to its origin, Buxuzi is a Taoist song and dance composed of ancient elegant music, Fangshiqin song, Buddhism and so on. It was originally in line with the Jin Dan School of internal meditation, after the Eastern Jin GE Chao Fu collate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Lingbao Zhai.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it absorbed tapping teeth, pharynx, mantra, memory of true God and other contents of the Zhai. In the Tang Dynasty, it stresses the beauty of sound recitation, focusing on the Taoist artistic conception of ethereal immortals. Therefore, the vitality of Buxu Zi is related to th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it represents. As the essence of Taoist ritual music, it not only has excellent artistic quality, but also has distinct ritual quality, which makes it becom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ang Le" and is accepted by Korean ritual, so it survives for a long time.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高丽史乐志》研究”(课题编号:07BZW032)成果之一
【分类号】:J609.3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J];文物;198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2期
2 李正学,王建萍;《李寄》主题刍议——兼议六朝文学中的女英雄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3 韦乐;;狐妻故事中的才狐故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4 吴树勤;杨学坤;;以公心辨:辩论理念的回归与超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5 杨海帆;;宕昌的凤鸟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6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8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林冬晴;余慧;;盘龙山与汉、藏佛教的普贤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宋国庆;;论北朝民歌创作的继承性——与汉代北方民歌之比较[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6 刘浏;;《才调集》无名氏诗考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7 郝延霖;;论西域文学(代序)[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8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邵正坤;;论北朝时期鲜卑的家庭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史节;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开华;试谈道教科仪的功用[J];中国道教;2004年02期
2 毛继增;道教音乐研究的中心应该在中国——访曹本冶博士[J];人民音乐;1991年05期
3 吕锤宽;台湾的道教憖祭与科仪[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4 仲文;论文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01期
5 王家yP;道教科仪研究新作──评张泽洪《道教斋醮符咒仪式》[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03期
6 未;;我院参加主办香港《第二届道教科仪音乐研讨会》[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7 程时雨;一次难忘的调查活动——河西走廊调查散记[J];中国道教;1993年01期
8 尹志华;;清代道士陈复慧、陈复p鼙嘧搿⑿?钡牡澜炭埔鞘槁允鯷J];中国道教;2010年05期
9 林永峰;;试说朝简[J];中国道教;2006年05期
10 成娟阳;;道教科仪中的公牍文体略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连心豪;;清代漳州月港海外交通贸易一瞥——民间宗教信仰史迹文献视角[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陈慧珊;石奕龙;;安溪清水祖师文化的研讨[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3 吴企明;;李白词辩证稿[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4 肇明;潘兆民;;辛稼轩善用骈文填词[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通讯员 刘文宏 何建安;云龙诺邓:千年古乐独具特色源远流长[N];大理日报(汉);2008年
2 高远;触摸澳门[N];团结报;2009年
3 记者 傅旭;澳门3项目入国家非遗名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曾东平 袁敏;走进道教文化节[N];四川日报;2004年
5 张继禹;《中华道藏》[N];中国民族报;2003年
6 孙耒 孙进;首届中国道教文化节在青城山举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马丽 实习生 邱爽;和谐寺观创建——为首都增添“稳定剂”[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记者 屈菡;赵少华会见澳门基金会吴志良一行[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瑜;晋北地区民间道教科仪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李柯;隋唐五代巴蜀仙道文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平;晚唐五代道教修道变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匡传英;崂山道教科仪音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春玲;鹿邑道教音乐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唐丽星;早期道教的行香文化[D];南昌大学;2010年
4 张巍青;王常月戒律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石萍;湖南新化县广阐宫傩仪音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小宁;陕北佳县白云观道教音乐技术现象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园园;唐代宫廷音乐与道教音乐综合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肖威;大林镇丧葬仪式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18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1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