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区域文化视野中的拉魂腔研究之根本——“淮海地区”文化圈取域

发布时间:2018-09-06 15:02
【摘要】:"拉魂腔"作为"淮海地区"文化圈代表性的艺术类型,其生存发展与区域文化密不可分。在对"拉魂腔"文化特质的考察与研究中,从"区域文化圈"进行取域,这不仅是"拉魂腔"文化特质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是"拉魂腔"文化特质研究的关键。换言之,只有对"淮海地区"文化圈的确立,才能实现以区域文化之视野对"拉魂腔"进行全景式的研究。
[Abstract]:As the representative art type of Huai Hai area,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ull soul"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ull the soul", it is not only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ull the soul", but also the key to the study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ull the soul" from the "regional cultural circle". In other words, onl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ultural circle in Huaihai area can the panoramic study of "pull the soul"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江苏教育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阎耀军;;文化区域与区域文化性格的识别[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翔里;;神秘的中国西羌丝绸之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王鑫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轨迹及其历史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周剑;;从人地作用到景观文化——浅析景观文化的含义[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4 谢安国;高举党的精神旗帜 建设中国先进文化[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5 王恩涌;“人地关系”的思想从“环境决定论”到“和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6 苏新留;;近代以来黄河灾害对河南乡村环境影响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7 吕利平,郭成杰;试论体育考古思维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8 杨曦帆;;近20年“藏彝走廊”乐舞研究述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何坦野;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于鸣镝;重新认识图书馆[J];图书与情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杜发春;;中国民族地区的城镇经济与城镇文化[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钟国发;;西方异域信息与昆仑山-西王母神话的流变[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徐日辉;;古越鸟文化与农业经济初探[A];百越文化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年会暨百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斌;;传媒与城市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A];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荣国;明清时代的海神信仰与经济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3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9 李贤浩;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渠长根;功罪千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静;青少年人格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肖爱玲;徐州城市历史地理浅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赵文嫱;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掣时浅谈[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黄筱瀛;双语教育态度与民族文化认同[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方兴;历史文化与城市CI战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朱宏斌;战国秦汉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周艺;广西侗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祝影;文化视野中的城乡发展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e,

本文编号:2226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26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b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