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黑格尔论艺术理想及其音乐实现

发布时间:2018-09-07 09:06
【摘要】:黑格尔对艺术诠释基于形而上学与逻辑辩证,并以此作为阐释音乐艺术的视角与方法。他的《美学》贯穿发展的主旨是艺术如何通过外在的形式显现美的理想。文章基于对整体艺术的意义及其表达这一本质属性的考察,阐发理想音乐的基本内涵以及音乐作品中的理想性因素,提出作品的内在意义及其表达只有在两者趋于平衡的理想音乐中得以实现。
[Abstract]:Hegel's interpretation of art is based on metaphysics and logic. The theme of his aesthetic development is how art manifests the ideal of beauty through external form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whole art and its express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ideal music and the ideal factors in the musical works. The intrinsic meaning and expression of the works can only be realized in the ideal music with the balance of the two.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CZX071) 教育部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O1122001)
【分类号】:J6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可曼;;多声部音乐听觉能力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吴建华;;美国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格什温及其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3 孙晨荟;;一本珍贵的藏文天主教歌谱《Chants Religieux Thibétains》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罗智源;;传承并反叛,继承并创新——论弗朗索瓦·库普兰古钢琴作品的音乐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5 谢伟;;论贝多芬音乐的时代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6 王永剑;;论《雷雨》的基督教结构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7 齐易;刘潇潇;;原始基督教音乐述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张艳;;分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9 王帅;;浅谈钢琴重奏的重要性——勃拉姆斯室内乐中的钢琴演奏[J];北方音乐;2010年06期

10 袁娜;;浅谈《巴赫创意曲集》“三部创意曲中E大调”的复调音乐分析[J];北方音乐;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卫星;;试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综合本体[A];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施锐;德意志“希腊想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韩锺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4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5 李晓冬;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6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丁好;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10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欣;莫扎特歌剧《女人心》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斐;挣脱温柔的镣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关彦;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艺术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静文;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相似性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临舒;巴赫《恰空舞曲》四个音响版本表演创造的合理性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曲云;莫扎特与普契尼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艺术风格之比较[D];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8 刘峰;白诚仁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及其演唱风格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叶卉;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小玲;李斯特交响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清;黑格尔、中国学术和现代性[J];读书;2003年04期

2 林庆;黑格尔实践思想探析[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张小媚;论黑格尔现实观的政治意义[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4 王德贞;浅析黑格尔“具体”、“发展”原则[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张小媚;从黑格尔论“现实”中看其政治观[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04期

6 石伶亚,黄飞泽;论黑格尔哲学关于生命的阐释[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庄桂成;黑格尔与20世纪中国“典型论”[J];江汉论坛;2004年03期

8 段向云;;马克思如何实现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孟宪婧;张慧君;;黑格尔辩证法的真正内涵[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丁恒星;李娟;;哲学终结了吗[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汐朋;胡亚军;;马克思与黑格尔知性观之比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张大卫;;“时代的囚徒”——重思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3 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4 陈一壮;;黑格尔、方以智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徐卫红;;黑格尔国家神话中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黄小洲;;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学[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李鹏程;;论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形而上学建构[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杨善解;;论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及其演变——兼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涯倩;;试论共同体的宗教本质[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项熹;黑格尔:一种最新的阐释[N];光明日报;2002年

2 严兆军;黑格尔的现代形象[N];文学报;2002年

3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俞吾金;“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的方法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 本报记者 陈菁霞 整理;“中国时刻”背后的黑格尔式命题[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哲学系 孙宁;从黑格尔式的外衣中解放出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南开大学哲学院 齐艳红;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与历史主义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张世英(北京大学教授);勾画黑格尔的现代性形象[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8 于涛 赫尔辛基大学哲学系、南开大学哲学学院;宗教不应成为国家的统治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朱志荣;黑格尔美学研究的典范[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郑忆石;黑格尔哲学之光折射近代俄罗斯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峻;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D];吉林大学;2011年

2 庄振华;黑格尔的历史观[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李莹;黑格尔的个体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D];吉林大学;2004年

5 丁三东;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D];武汉大学;2005年

6 徐晓庚;黑格尔关于造型艺术一般问题的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章忠民;黑格尔的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2年

8 朱长兵;黑格尔真理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宗艳;黑格尔思辨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孙旭武;现实与逻辑——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妍;黑格尔“反思”思想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健;黑格尔的绝对与有神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泽天;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超越[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晓永;改革开放以来的黑格尔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5 周振权;黑格尔知识理论新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颖;黑格尔自然美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晟滔;艺术美的哲学底蕴——黑格尔《美学》第一卷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静;黑格尔艺术理论的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07年

9 潘中伟;黑格尔辩证法批判[D];河南大学;2001年

10 杨振宇;黑格尔精神视野下的人及其生存境遇[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27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27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4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