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蒙古族传统游牧技术及其生态适应性

发布时间:2018-10-17 18:09
【摘要】:蒙古族传统游牧技术具有生态适应性、文化负载性强、以牲畜饲养技术为核心或基础、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占据主导地位等特征。对自然的顺应和对于畜产品的物尽其用的利用,决定了蒙古族传统游牧技术的生态适应性,使之成为生态化的技术。而蒙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游牧经济的开放性和根植于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中的生态环境观等,则使蒙古族传统游牧技术的这一特征得到了形成和保持。蒙古族传统游牧技术的生态适应性对于草原生态的恢复与重建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nomadic technology of Mongolian nationalit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strong cultural load, taking the livestock raising technology as the core or foundation, and the technological elements of the experience form occupy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The adaptation to nature and the utilization of animal products determine the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Mongolian traditional nomadic technology and make it an ecological technology. The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ongolian plateau, the openness of nomadic economy and the view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ooted in Mongolian traditional nomadic culture have formed and maintained this characteristic of Mongolian traditional nomadic technology. The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Mongolian traditional nomadic technology has certain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grassland ecology.
【作者单位】: 内蒙古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
【基金】:包羽主持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蒙古族游牧生活中的技术及其与社会自然的关系”(项目编号:BJ06-52)研究成果之一,本文通讯作者为包羽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葛根高娃,薄音湖;论当代生态科学理论视野中的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4期

2 李笑春,仝川;草地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到生态恢复的转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多杰;藏、蒙古、彝族的生态经济观[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3年06期

2 吴致远;后现代语境中的技术与技术哲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淼;苍天负我 我负苍天——论元曲家乔吉的心态与创作[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麦永雄;欧阳灿灿;张广勋;王小菲;张群芳;邓与评;杨丽英;;乌托邦文学的三个维度:从乌托邦、恶托邦到伊托邦(笔谈)[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马娟;元代回回人倒剌沙史事钩沉[J];回族研究;2002年04期

6 马娟;对元代色目人家族的考察——以乌伯都剌家族为例[J];回族研究;2003年03期

7 丁克家;美国影视媒体对“他者”的文化想象——美国影视中阿拉伯穆斯林形象塑造和再现的文化解读[J];回族研究;2005年04期

8 张成岗;走向产业哲学——从现代性研究的视角看[J];晋阳学刊;2005年06期

9 柳洲,陈士俊,王梅;技术创新管理的哲学思考——系统视角下的技术及技术活动[J];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02期

10 赵乐静,郭贵春;我们如何谈论技术的本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曾鹰;;现代性悖论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策略探略[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叶芬斌;;技术体系的建构及其产业形成——以战后日本钢铁技术的发展为例[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建飞;晚清西北史地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刘伟;中国专制王朝衰亡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3 周书俊;选择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宁;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心理学的两种话语形态[D];吉林大学;2004年

7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慧敏;技术的民主控制[D];东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照年;北宋黄河水患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彦丽;建筑空间本质的哲学反思[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徐铁权;海德格尔技术本质和马克思技术论的比较[D];吉林大学;2005年

4 董洪;论作为技术哲学范畴的“技术进化”[D];山西大学;2005年

5 武秋霞;对海德格尔“座架”说的超越[D];山西大学;2005年

6 叶娌燕;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观[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图力古日;蒙古民歌中的生态文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许春丽;建筑空间创作中水体景观设计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彭艳芬;五代时期契丹辽朝与吴越、南唐的交聘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国;格·孟和;;和谐是游牧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卢圣泉;古代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粗略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胡筝;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生态文明之比较[J];理论导刊;2005年11期

4 胡铁球;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经济的脆弱性[J];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5 呼拉尔顿泰·策·斯琴巴特尔;;蒙古高原游牧文化的特质及其成因[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汤惠生;北方游牧民族萨满教中的火神、太阳及光明崇拜[J];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7 赵斌;秦汉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服装形制及特点初探[J];人文杂志;2001年02期

8 吴琼,周亚成;游牧文化中的生态环境观浅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9 汪连兴;关于世界古代史研究中若干重要理论问题的思考[J];史学月刊;1993年01期

10 黄华均;刘玉屏;;明代草原法的文化解读——以《蒙古-卫拉特法典》为主要法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荣臻;包羽;;蒙古族传统游牧技术及其生态适应性[J];前沿;2011年1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277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77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a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