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对题的飞翔空间——赋格写作研究之二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actical value of the use of free questions in fugue, the quality of free pair of questions and the comparison of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This neglected, yet unique, polyphonic performance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composers,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This article is a sequel to the author's "three basic data" one design pattern > 1.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忠勇;;三个基本数据 一张设计图式——赋格写作研究(上)[J];音乐探索;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莉;;以审美的结构来理解音乐的流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2 石磊;;论艾夫斯《第二钢琴奏鸣曲(康科德)》[J];北方音乐;2009年11期
3 金鑫;;风箱——手风琴的灵魂[J];北方音乐;2010年09期
4 元风;;器乐伴奏的钢琴化[J];北方音乐;2010年12期
5 袁娜;;浅谈《巴赫创意曲集》“三部创意曲中E大调”的复调音乐分析[J];北方音乐;2011年02期
6 王亮;;解读王西麟《交响壁画三首——海的传奇》中的“合唱音块”[J];北方音乐;2011年03期
7 汪健;;关于音乐对人的生理影响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谢晓芹;;浅谈声乐艺术与技术的关系[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9 曹大为;;莫扎特第20钢琴协奏曲的音乐学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10 杨耀华;杨帆;;革命信念的热情礼赞——评两首钢琴变奏曲《小红军》、《共产儿童团歌》[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静;汉斯·威尔纳·亨策弦乐四重奏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潘澜;席曼诺夫斯基音乐风格的演变轨迹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汪胜付;梅西安最后六部管弦乐作品的创作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4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胡艺芳;从布里顿的三部协奏曲看他在传统与现代音乐手法上的融合及创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谭文鑫;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音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10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刚红;我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古典美声[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2 秦笑笑;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吴婷;普契尼歌剧中东方元素的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华;歌剧《玛侬·莱斯科》中格里欧三首男高音咏叹调的演唱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海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赋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宫婵;筝曲复调技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康宁;歌剧《乡村骑士》精彩唱段的演唱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思韵;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丽;创作生华彩 表演抹浓妆[D];河北大学;2007年
10 吴文燕;音乐剧《歌剧魅影》音乐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饶余燕;试论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J];中国音乐学;199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致正;;雷格尔的赋格写作(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冯海云;山歌与赋格曲(笙二重奏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3 韩文英;巴赫钢琴《d小调赋格曲》教学解析[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林华;陈铭志《序曲与赋格曲集》解读[J];音乐研究;2004年02期
5 欧阳;;音乐家轶事[J];科学与文化;2006年02期
6 王球;;赋格主题首部的创作技法[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杜磊;;钢琴曲《小猫赋格曲》的诞生[J];乐器;1988年03期
8 邹建平;谢德林《24首序曲与赋格》中赋格曲写作的语言与结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9 田艺苗;贝多芬后期作品中的赋格曲[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赵晓生;;论陈铭志《序曲与赋格曲集》的演奏(下)[J];钢琴艺术;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瑾;谱写建筑中的“赋格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林少华;林译村上:“0”分?![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崔卫平;美学乃伦理之母[N];北京日报;2003年
4 崔卫平;美学乃伦理之母[N];中国邮政报;2004年
5 柴茵;陈传熙:米寿老者重返青春[N];音乐周报;2004年
6 邱华栋;欧洲的文化良心[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丁芷诺;广州交响乐团改革进行时[N];音乐周报;2006年
8 卜大炜;探察莫扎特音乐的“DNA”[N];音乐周报;2006年
9 郭奕华;严谨之下的自由者 费宁格[N];美术报;2008年
10 杜亚雄;海地音乐:原始非洲的“基因”[N];音乐周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2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菁;舒曼赋格曲的写作方法、创新特色和现实意义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2 隋星;中国民族风格赋格曲主题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3 牛颖;论史铁生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音乐性[D];吉林大学;2009年
4 郭强;马克思—雷格尔<莫扎特主题变奏曲与赋格>(op132)线性技法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06年
5 蒋奕菲;镜像结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6 高瑾;克热内克十二音对位及其创作实践[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7 何璇;门德尔松《六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OP.35音乐风格与教学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8 张怡;威尔第《安魂曲》中的复调思维和复调技法[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李明华;李遇秋手风琴作品中的京剧因素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海澜;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赋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83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8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