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音乐作品中的对称艺术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usic has passed through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of the 20th century to obtain the greatest degree of innovation, the use of symmetrical composition techniques to create music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music. In the aspect of music creation and research since the 20th century, modernism music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appeared the tendency of similar "return", especially in the practice of music creation in recent decades, showing the enhancement of humanistic concept. This reflects the unity of technology and humanity. Modern composers have combined modern composing techniques with modern composition techniques, using a variety of creative techniques, not only to give the works a breakthrough in technology, but also to incorporate new ideas and methods of thinking. It seems to represent the direction of the pursuit of modern music to create a sound concept suitable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and information in the whole era. However, creation and research are not synchronized. On the one hand, many explorations only remain on the experimental and documentary achievem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diversified modern composing techniqu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ymmetrical music theory are seldom reflected in the symmetries of musical structures such as pitch organization. Therefore, the thesis "Symmetry Art in Modern Music work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mmetrical music, combined with pitch structure, tonal layout,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the symmetries in the creative practic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lative composers in the symmetrical technology and ar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辉;谭盾音乐的深远意义[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程桂林;;日本的传统音乐与音乐的现代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 微子;;是摇滚,还是摇滚乐——从红河谷现代音乐节的深处看[J];电影画刊;2005年06期
4 殷岚;;现代音乐舞台上的“戈利亚德”——奥尔夫的康塔塔《博伊伦之歌》初探[J];艺海;2006年04期
5 周玉娟;;20世纪现代音乐发展的社会原因探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6 孙晓宇;;狂喜与曼舞的时节[J];优品;2008年12期
7 杜秀伟;;怎样提高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J];华章;2011年04期
8 张国庆;对特奥多阿多诺现代音乐哲学观的反思[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臧恒;;主题—动机理论在现代音乐中的发展[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伊·马尔蒂诺夫;罗秉康;;巴托克和现代音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筱铮;;对当代复调教学的几点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甘璧华;;21世纪中国“传统和声教学”的问题与应对[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国际合作交流信息[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十周年会庆暨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何佳玲;;罗忠昒先生教我们学和声——浅论勋伯格和声体系[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吟诗与歌曲创作[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6 李吉提;;受益于技术理论课间的横向沟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聂晶;;浅谈声音信号的均衡处理[A];2005年广播电视技术论文汇编[C];2005年
8 张静;;斯特拉文斯基民族主义作品风格的缩影——芭蕾舞剧《春之祭》赏析[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吉林艺术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10 王晡;;和声教学的阶段性、指向性和科学理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伟;现代音乐走出“象牙塔”[N];文汇报;2002年
2 张玉雯;创作是童年的慰藉[N];音乐周报;2011年
3 陈运;现代音乐节走进中央音乐学院[N];人民日报;2004年
4 林瑞华邋续鸿明;“传承之旅”展示现代音乐经典[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金兆钧 宝玉;摸索自己的纹路和脉络[N];音乐周报;2007年
6 记者 刘亚东;日本现代音乐VS中国京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7 范俊英;俄罗斯:现代音乐后继有人[N];音乐周报;2001年
8 王西麟;现代音乐:寻找演出 寻找观众[N];音乐周报;2003年
9 秋秋 晓纯;音乐就是我的母语[N];东方航空报;2008年
10 周亮;聆听狼的“歌声”[N];阿坝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柳进军;原始与现代的邂逅[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3 于川;多元化的传承与创新[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4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李s,
本文编号:2289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8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