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图像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本质特性的理论思考
[Abstract]:The study of music image refers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visual expression of music-music image and its implication. Music imageology is a special subject that identifies, classifies, describes and interprets the forms, styles, contents, symbols and themes of all kinds of music and dance images. The research of music visual image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the former music image research description, the music image research analysis, and the deeper music image interpretation. Music imageology regards music image as the representation and paradigm of a particular national culture. The visual musical image symbol embodies the common cognition,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aesthetic pursuit of its creative nation, and represents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spirit of a social group. Musical images are important mediators for understanding and extending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y are also influenced by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artistic beauty of music image is embodied in its image form and music content, and its morphological and conceptual features are inextricably integrated, which depend on each other, transform each other and give feedback to each other. It is this kind of form and implication, which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llective symbol of both the form and the cultural concept. As a special art form which integrates auditory art and visual art, music image has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music image not only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and aesthetics, but also reflect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history and culture.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专项经费资助 第十三批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素质培养费资助 2009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云南民族音乐图像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研究”(批准号YB2009050)成果 第四十六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国西南民族音乐图像研究”(资助号20090460746)成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三批特别资助项目“中国西南民族音乐舞蹈图像文化的发展、交流、保护与资源开发研究”(资助号201003330)成果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西南民族音乐图像文化保护与资源开发研究”(批准号10BMZ031)成果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钱仁康;音乐的内容和形式[J];音乐研究;1983年01期
2 王玲;音乐图像学及音乐图像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1期
3 庄壮;论早期敦煌壁画音乐艺术[J];中国音乐;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毓秀;;浅谈舞蹈艺术的综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李永东;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刘锋杰;;论中国当代的创作个性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刘康凯;;审美意识形态论争中三种替代性理论方案考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韩昕昕;;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形象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杨芳;;论现代水墨的精神特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许英英;矫苏平;;谈空间序列的节奏[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9 肖晴;;符号中的美与设计思维——波特兰市政厅的形象与精神分析[J];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10 陈玉锡;李静;;符号学理论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莹;;浅谈钢琴作品中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性[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5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秦莹;;南涧彝族“跳菜”礼仪的象征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胡飞;喻晓;;论设计的客观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9 朱存明;;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方法[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兰芳;;徐州汉画像石视觉图像的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9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艳雁;达斡尔族舞蹈的流变与传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珂;;解读设计大师——田中一光[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10期
2 王玲;音乐图像学及音乐图像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1期
3 刘伟杰;;说古文今译[J];潍坊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杨然;神思纵横吟苦瓜——余光中《白玉苦瓜》赏析[J];名作欣赏;1985年05期
5 劳里·杭柯;王培基;;民族文化鉴定的典范——1985年国际纪念《卡勒瓦拉》的活动[J];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06期
6 ;越剧历史上一次空前盛会 全国越剧青年演员 视大选赛在杭州举行[J];中国戏剧;1988年12期
7 邹水旺;关于民族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的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8 东方;杨丽萍轰动台湾[J];当代电视;1992年09期
9 杨青青;音乐编辑的参与意识——谈《陶魂》的声音创作[J];中国电视;1992年07期
10 高海涛;;那一片雪原那一个家——《过年》与民族文化的终极关怀[J];电影评介;199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伏勤;;畲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初探[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2 宋蜀华;;贺信[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3 郑守江;;孜孜以求,追溯民族文化之源——闻一多的神话研究[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4 晏晓婧;曹晓凡;;三江并流区民族文化对生态保护的作用探讨[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5 安金黎;;黔西南旅游应选择布依族文化打造品牌[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7 徐发苍;;试论三江并流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袁少芬;;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与经济互动——来自京岛的报告[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夏雅琴;;摈弃还是保留——浅谈汉译英中如何保留民族文化[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李绪堂;高洁;;民族的复兴 精神的传承[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洋;56个民族服饰展进大学校园[N];北京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蒲美玲 汪继武;用世界眼光审视民族文化[N];云南日报;2005年
3 金星华;保护发展民族文化 促进和谐文化建设[N];中国民族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黎平县:民族文化讲课堂将全面展开[N];贵州民族报;2006年
5 本报通讯员 李英;土左旗推进民族文化大旗建设步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6 记者 刘为民;福贡找准结合点培植特色产业[N];云南日报;2006年
7 储波;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卢彬 杨宁筠;民族文化是时尚创新的源泉[N];南宁日报;2010年
9 记者 陈文 何晨曦;空气可以卖 民族文化“香”[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10 林良敏;制作精良 扎根民族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2 余晓慧;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3 姚登权;全球化与民族文化[D];复旦大学;2004年
4 阚军;西南地区三个区域文化传承类型与教育法律保障的思考[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杨文忠;滇西北基于民族文化的自然保护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7 李臣玲;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魏海香;论作为现象、进程与趋势的文化全球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惠淑;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目的需要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邓楠;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山;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文化建构的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志红;从原生态民歌的流行看中国民歌发展新趋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麦丽开木·努尔;特色企业文化对提升新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9年
4 伍雄武;论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周东红;景观雕塑及其环境的艺术形态[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春红;科尔沁叙事民歌中的汉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皮海兵;论赛义德的民族文化观[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宁;羌族社会的人生礼仪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9 龙泉良;多元文化背景中湘西苗族小学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佟盟;民族文化资源与中国动画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92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39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