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电子音乐中室内乐队与电子音乐之创作理念及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7 08:15
【摘要】:“混合型电子音乐”严格来讲是一个涵盖面宽泛的称谓,自上世纪50年代法国具体音乐与德国电子合成音乐实现内容与制作技法的“联姻”之后(以施托克豪森《少年之歌》于1956年问世为代表),电子音乐便一直是处在“混合”的状态之下。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亦是当今电子音乐领域创作中的主流形态。在本文的论述中,“混合型”主要指代具有不同音乐媒介参与的,在演出形式上除预制回放外包含现场演奏和现场调制成分的,区别于完全产生于电子音乐工作室的纯“试管型”电子音乐而言的“非单一化形态”之电子音乐类型。“混合”是本论文所论述对象所共有的特征,而基于“混”这一相同前提下对“合”之结果的实现却又是通过不同理念与技术的配合而达成的,也因此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征与趣味性。选择“室内乐队与电子音乐”这种混合体裁进行论述的目的在于,尽管它不是最复杂的混合类型,但仍然包含了多样介质共同参与的复合性特点。其具有典型的混合性创作与演出特征;更大的器乐组合空间与不同介质充分发挥各自特色的空间;相对便捷的演出可能性;更丰富的音色及音响趣味性;更多样制作手段的选择等优势,而成为当代作曲家最乐于尝试的一种形式。 因此,为说明不同创作理念与技法在以不同创作目的为宏观指导下的渗透与体现;如何实现多重音响元素共同参与下音乐的立体化构建;基于不同创作立意、制作平台、创作编制、个人美学倾向与音响个性、音乐艺术性以及音响趣味性的多维统一,等现象与特点,故又将视角集中于编制为“室内乐队与电子音乐”相结合的作品类型之上。同时,为了进一步体现和说明混合型创作中以不同介质间“融合”为前提而又形成的不同音响风格,以及为实现“融合”关系而运用的理念与技法,故以作品Voi(rex)(Philippe Leroux)(法国)、Phantom Island(Oliver Schneller)(德国),编制均为室内乐队与电子音乐相混合的作品为主要论述对象,再以三部编制规模不一,或带有民族文化符号现象的混合型电子音乐作品为佐证,所选作品为La disparition de1'azur(Erik Mikael Karlsson)(瑞士)、《格调》(安承弼)(中国)、《拉姆的海市蜃楼》(许舒亚)(中国),予以辅助说明。即在“融合”之大前提下特色与个性的体现。 本论文将以20世纪作曲技法与理论为分析平台,以21世纪混合型电子音乐创作的时代特征为论文语境,通过纵向的独立分析研究,到横向的比较说明,根据总谱及音响的视、听域结合,配以原始编程图示及所得音乐参数图示,较综合和全面的体现本文论点。由于论文的论述逻辑并非以“理论”为出发点来例举“现象”予以说明,而是采用“就事论事”的态度,以不同作品所自有的形态与特征为出发点论述其构建所运用的理论与技术。故即便作品中包含某些相同的理论环境,但基于不同且具体的运用方式亦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目前,国内外针对电子音乐作品的分析研究存在多元化,多视角的特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虽然已有文献对混合型电子音乐的特点进行概括性整理,但仍缺乏专门针对混合型电子音乐作品其“混合”的状态、理念,以及各具特色的创作手段进行分析与梳理的论述。因此,本论题的论述方向在填补相关领域的视角空缺,在揭示此类作品在思维层面与创作层面所展现出的共性与特性的基础上对将来电子音乐的具体创作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4.8
本文编号:2392762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志敏;;混合与预制——与电子音乐有关的一些问题并兼及刘健的电子音乐创作[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2392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39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