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五弦琵琶研究
[Abstract]:As early as the 10th century BC, the basic shape of the bar-shaped straight pipa was introduced from Mesopotas Mya to Greece. The ancient Greek name Pandora (Pandoura), was introduced into Central Asia along the Silk Road, and the first appeared was the two-string straight pipa. Earlier than the pipa in the Indian mural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rod-shaped resonating box, the straight five strings of the pipa developed on the Silk Road, from two strings to three strings and four strings of pipa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formed. The five-string pipa is a kind of musical instrument developed and perfected in Central Asia.
【作者单位】: 海口经济学院人文与经济研究院;
【分类号】:J63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维平;丝绸之路上的琵琶乐器史[J];中国音乐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开元;西域文化对白居易文学创作的影响[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顾楠;;从琵琶的发展史看唐代各民族音乐的融合[J];大舞台;2010年03期
3 田茜;;管子的历史发展与教育价值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王在畅;;我国古代笛属乐器分析研究[J];电影评介;2006年18期
5 付明华;;龟兹文明及音乐艺术——龟兹乐的东渐[J];电影评介;2008年18期
6 丁璐;;日本学者对中国音乐史学科学化的贡献[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8期
7 周辕;;歌舞艺术在新疆民俗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0年04期
8 陈春燕;;汉族琵琶的历史演变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许彩萍;;汉代音乐文化艺术对南音琵琶演奏艺术的影响[J];福建艺术;2007年01期
10 许彩萍;;南音琵琶演奏艺术的萌芽期与形成期[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学智;;南阳汉画像中鼗鼓的图像学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荣有;柯曙光;;汉画中的钟鼓乐悬综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邱轶皓;蒙古帝国的权力结构(13-14世纪)[D];复旦大学;2011年
3 孙宁宁;日本地歌三味线角色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张宇;中国建筑思想中的音乐因素探析[D];天津大学;2009年
5 邸宏香;《辨音纂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夏凡;有品乐器律制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王宝龙;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的交响音乐创作[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9 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D];苏州大学;2003年
10 袁绣柏;近代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欢;传承古韵载新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匡秋爽;红色经典音乐的美育价值与传承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幔;“和而不同”[D];河南大学;2011年
4 沈慧慧;汉魏鼓吹索隐[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李丽;汉唐时期琵琶文化地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陈琪;青州北朝背屏式佛教造像中飞天伎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柯曙光;汉墓乐悬及其礼乐文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韦勇军;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竹制横吹乐管器名三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雪;回鹘文摩尼教文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孙正夷;唐代琴文化初探[D];复旦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丝绸之路陇右南道甘肃东段的形成与变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周菁葆;;古代丝绸之路音乐舞蹈钩沉[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黎海南;马鸿良;郦桂芬;;丝绸之路城址起源与丝绸之路变迁[J];甘肃科技;1997年06期
4 王旭送;;《丝绸之路与西域经济——十二世纪前新疆开发史稿》评介[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04期
5 武复兴;;《丝绸之路起点的长安》引言[J];理论导刊;1985年06期
6 羽XZ启明;赵维平;;近卫家藏五弦谱管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Z2期
7 ;南方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学术交流观点综述[J];西南金融;1992年12期
8 陈育宁;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对宁夏地区的影响[J];西北史地;1995年01期
9 宗同昌;;艺术家的收藏 吕胜中刺绣[J];青年文学;1996年09期
10 李永平;《丝绸之路甘肃文物精华展》的特色[J];中国博物馆;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永生;;在“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上的讲话[A];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刊[C];2004年
2 ;三枚钱文不识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3 陈国灿;;唐西州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4 康柳硕;;丝绸之路货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甘肃省钱币博物馆开馆暨钱币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5 齐东方;;交流的价值——外来器物与中国文化[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丝绸之路文化新园林——兰州碑林[A];中国公园协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7 纪宗安;孟宪军;;丝绸之路在中亚北部地区的发展与作用[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阳生;;丝绸之路沿线(中国境内区段)小城镇发展研究的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万明;;试论明代海陆丝绸之路的变迁——从葡萄牙耶稣会修士鄂本笃自陆路来华谈起[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10 ;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唐雨良同志在全国第三次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亚武;洛阳是丝绸之路起点之一[N];洛阳日报;2006年
2 记者 张文;丝绸之路投资论坛昨开幕[N];西安日报;2006年
3 王佳平;壁垒挡不住丝绸之路[N];中国企业报;2004年
4 吕娟;亚欧陆路连接已现雏形[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谋求发展共赢 再铸丝路辉煌[N];西安日报;2006年
6 冽玮;丝绸之路跨国申遗景点初定[N];西部时报;2007年
7 李勇锋;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进展顺利[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 张梅颖;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N];人民日报;2008年
9 记者 伍斌;丝绸之路:月牙莫高缠绵唯美[N];解放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周海霞;巴州是丝绸之路上的“异彩明珠”[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宋晓云;蒙元时期丝绸之路汉语言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赵国伟;走向宪政[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战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曾献飞;湘南官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卫星;先秦至两汉出土甲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周金其;基于共生理论的高校独立学院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春和;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10 沈惠平;美国民族主义对当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海鹰;南路边茶及“川藏茶马古道”(雅安—昌都部分)茶俗文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兰星;宗教改革与欧洲婚姻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3 宋小伟;当代中国乡村秩序格局的演变与重建[D];山东大学;2005年
4 穆键;国民政府对印支之政策及演变(1941-1946)[D];安徽大学;2005年
5 冯越峰;标志设计形式与风格的发展演变[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6 王炜;陕西合阳灵泉村村落形态结构演变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7 李红玲;鲁迅形象的演变[D];青岛大学;2006年
8 成珊娜;清初新疆民族政策的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珍珍;从“工头制”到“科学管理”—20世纪20年代荣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演变[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储桂节;上海市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演变及其对策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413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413493.html